首页> 参考资料> 次北固山下王湾原文

次北固山下王湾原文

时间:2025-11-24 18:34:18

次北固山下王湾原文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代表作,描绘了诗人行舟至北固山下所见的长江壮丽景色,抒发了羁旅乡愁与时光流逝的感慨。文章将从原文、译文、注释、创作背景、作品解析及鉴赏等方面展开分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经典唐诗。

原文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

旅人前行的道路延伸至青山之外,小舟行驶在碧绿的江水之上。

潮水涨平后两岸显得格外开阔,顺风中船帆高高悬挂。

夜色未尽时海上已升起朝阳,旧年未过江上已现春天气息。

家书要送到何处?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带到洛阳。

注释

:停泊。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临长江。

客路:旅途。青山:指北固山。

潮平:潮水涨至与岸齐平。

风正:风向顺且风力适中。

海日:江面朝阳。古代称大江为"海"。

残夜:夜将尽未尽之时。

乡书:家信。归雁:北飞的大雁,古有雁足传书典故。

创作背景

王湾作为盛唐时期诗人,曾往来吴楚间。此诗作于诗人沿长江东行途中,时值冬春之交。北固山地处南北交通要冲,旅人至此常生乡思。诗中"洛阳"暗示作者可能来自中原地区。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点:首联交代行程,颔联写江景,颈联转写时序更替,尾联抒发乡愁,层次分明。

2. 语言艺术:"平""阔""正""悬"四字精准描绘江景,"生""入"二字使自然景象充满动态生命力。

3. 思想内涵:通过时空转换的描写,既展现壮阔气象,又暗含岁月流逝、人生漂泊的深沉感慨。

4. 艺术特色:对仗工整而不板滞,意境开阔而情感细腻,体现盛唐诗歌雄浑与精巧的结合。

鉴赏范文

范文一

《次北固山下》最动人处在于时空意象的巧妙经营。诗人将行舟所见置于广阔时空背景下:横向有青山绿水的空间延展,纵向有残夜旧年的时间纵深。"海日生残夜"一联尤为精妙,朝阳从夜色中诞生,新春闯入旧年怀抱,这种时空交叠既展示自然伟力,又暗含诗人对光阴流转的敏锐感知。尾联的设问句式,将个人乡愁与鸿雁传书的传统意象结合,使情感表达既含蓄又深沉。

范文二

王湾此诗展现了盛唐诗的典型气象。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十个字便勾勒出长江的壮阔画卷。诗人善用动词:"平"写潮水漫涨的态势,"悬"状风帆的挺拔姿态,简练而传神。更难得的是,壮丽景色中蕴含着细腻情思。江面开阔反衬旅人孤独,时序交替触发岁月之叹,这种宏大与精微的平衡,正是盛唐诗歌"既雄且丽"艺术特质的生动体现。

关于《次北固山下》的考试重点整理

重点字词与读音

次(cì):停泊。北固山(běi gù shān)。

客路(kè lù):旅途。残夜(cán yè):将尽之夜。

文学常识

王湾为盛唐诗人,此诗体裁为五言律诗。

"雁足传书"典出《汉书·苏武传》。

意象意境

青山绿水:点明江南地域特征。

归雁:思乡的传统意象。

全诗意境开阔明朗又含淡淡愁绪。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次:__________

(2)残夜:__________

答案:

(1)停泊

(2)夜将尽未尽之时

二、主旨理解

题目:"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既展现昼夜交替、冬春更迭的自然生机,又暗含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三、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艺术特色。

答案:用"平""阔"写江面开阔,"正""悬"状行舟顺遂,动词精当,对仗工整,画面壮阔而富有动感。

四、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本诗与王维《使至塞上》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异同。

答案:同:都描绘旅途壮景,寓情于景。异:王诗写塞外苍茫,意境雄浑;本诗写江南秀色,气象明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