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鲁迅原文
《藤野先生》是鲁迅回忆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解剖学教授藤野严九郎的散文名篇,展现了跨越国界的师生情谊与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
原文
藤野先生
鲁迅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
(原文较长,此处节选开头段落)
译文
东京也不过如此。当上野的樱花盛开时,远远望去确实像粉红色的云霞,但树下总少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速成班,他们头顶盘着油亮的大辫子...
注释
1. "无非是这样":鲁迅式冷峻笔调的开篇,暗含对留学生现状的失望
2. "绯红的轻云":以浪漫意象反衬后文的批判,形成张力
3. "速成班":讽刺1902年清选派留学生的急功近利
4. "大辫子":象征顽固守旧与民族劣根性
创作背景
1904年鲁迅赴日学医,1906年因幻灯片事件弃医从文。本文写于1926年厦门大学任教期间,正值"三一八"惨案后,鲁迅通过回忆藤野先生反思国民性问题。
作品解析
1. 双线结构:明线写师生情谊,暗线展露思想转变
2. 白描手法:对藤野先生"黑瘦""缓慢而顿挫"的描写入木三分
3. 对比艺术:日本师生的严谨 vs 中国留学生的散漫
4. 语言特色:冷峻中见深情,讽刺中含自省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藤野先生》最动人处在于超越民族隔阂的师生情。当鲁迅被日本同学怀疑考试作弊时,藤野先生特意修改讲义为他正名;得知鲁迅弃医,赠送照片题写"惜别"。这些细节展现真正的教育者胸怀——正如文末所言,藤野的品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这种伟大恰在于其超越了狭隘的民族。
范文二
文中"匿名信事件"与"幻灯片事件"形成互文。前者让鲁迅看清日本社会的歧视,后者揭示国人麻木的根源。两个事件如同解剖刀,剖开了鲁迅从"医人"到"医心"的思想转变。藤野先生修改的红色解剖图,最终成为鲁迅笔下疗救国民灵魂的象征,这种意象转化体现了散文的深层隐喻结构。
考试重点整理
1. 关键词:绯红(fēi hóng)、顿挫(dùn cuò)、抑扬(yì yáng)
2.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属回忆性散文
3. 意象分析:"讲义上的红笔"象征知识传承,"照片"承载精神遗产
4. 主旨理解:通过个人经历反思国民劣根性与知识分子责任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烂熳:__________
(2)顿挫:__________
答案:
(1)鲜艳绚丽
(2)语调停顿转折
二、主旨理解
题目:文中"匿名信事件"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答案:反映了日本社会对中国人的歧视偏见,以及部分中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
三、句子赏析
题目:分析"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的表达效果。
答案:直抒胸臆的抒情句,用"伟大"这个绝对化评价,突出藤野先生超越民族偏见的人格魅力,是全文情感升华的关键句。
四、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藤野先生》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叙事视角差异。
答案:本文采用角回望青春,带有理性批判;后者用儿童视角观察世界,充满天真趣味。两者共同构成鲁迅对教育问题的双重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