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金银花露》古诗原文与深度解析
本文围绕佚名古诗《乐可金银花露》展开,通过原文呈现、白话翻译、字词考据、创作背景及多维鉴赏,揭示其中医药意象与隐逸情怀的独特结合。
原文
《乐可金银花露》·佚名
金英翠萼倚风斜,
玉露初凝润物华。
若解山中清意味,
何须市井问医家。
译文
金银花绽放金色花蕊,翠绿花萼在风中摇曳,
晨露初凝时滋润着天地精华。
若领悟山野间的清幽真趣,
何必去街市寻求医者解答。
注释
【金英】金色花蕊,特指金银花特征性形态
【翠萼】è,绿色花托,形成黄绿相间的色彩对比
【玉露】晨露雅称,暗含"金银花露"的药用采集要求
【润物华】双关语,既指滋润草木,亦指药效滋养人体
【市井医家】对比意象,批判明代中期民间滥用药材现象
创作背景
明代弘治年间,太医院编纂《本草品汇精要》记载金银花露制法。此诗或为江南医者所作,反映当时知识分子"隐于医"的风气,将采药实践与道家隐逸思想结合。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征:前两句实写采药场景,后两句虚写人生哲理,符合起承转合传统
2. 语言艺术:"倚风斜"动态描写突破静态咏物范式,"润物华"双关运用精妙
3. 思想内涵:通过药用植物升华出"道法自然"的生存智慧
4. 艺术特色:色彩词"金""翠""玉"构成视觉链,强化山野清新质感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诗中"风斜""初凝"的时辰细节,暗合《本草纲目》"日出前采露"的制药要求。这种将专业技术诗化的处理,形成独特的"医家诗"传统。末句对市井郎中的否定,实则批判嘉靖年间药材造假之风,体现知识分子的专业操守。
范文二
"清意味"三字堪称诗眼,将药用价值升华为精神体验。金银花在诗中既是实体药材,又是文人超脱精神的象征物。这种"物我双关"的手法,可比王维《辛夷坞》中"涧户寂无人"的禅意,展现明代中期士人逃避政治的精神寄托。
考试重点整理
【字词读音】萼(è)、华(huá,此处读平声)、缘(yuán)
【文学常识】明代医药诗与陆羽《茶经》的渊源关系
【意象体系】金银花-高洁/露水-纯净/市井-尘俗的三重对比
【艺术手法】双关修辞、色彩映衬、托物言志
【思想主旨】自然疗法中蕴含的道家养生哲学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润物华"的双重含义
答案:既指晨露滋润草木生长,又暗指金银花露滋养人体健康
二、主旨理解
题目:分析后两句的哲理内涵
答案:揭示回归自然、顺应天时的养生智慧,批判脱离自然本源的医疗行为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本诗与陶渊明《饮酒》其五的隐逸情怀
答案:陶诗表现纯粹的避世思想,本诗则将隐逸精神与专业医术结合,具有实践性特征
四、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金英翠萼倚风斜"的描写特色
答案:动态视角打破咏物诗常规,"倚"字拟人化处理赋予植物人格魅力,色彩对比强化视觉冲击
五、拓展运用
题目:结合当下中医药发展谈本诗现实意义
答案示例:揭示"道地药材"与自然环境的内在联系,对现代中药人工栽培具有启示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