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村晚高鼎原文及翻译

村晚高鼎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5-11-24 18:34:19

村晚高鼎原文及翻译

《村晚》是南宋诗人高鼎的一首田园诗,描绘了乡村傍晚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本文将提供原文、译文、创作背景及鉴赏,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诗。

原文

《村晚》

高鼎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

池塘边的青草茂盛,池水涨满了堤岸,

远山衔着落日,倒映在微凉的水波中。

牧童横坐在牛背上,缓缓归家,

短笛无调,信口吹出悠扬的旋律。

注释

草满池塘水满陂:陂(bēi),池塘的堤岸。此句描绘池塘边草木丰茂,池水充盈的景象。

山衔落日浸寒漪:漪(yī),水波。山“衔”落日,拟人手法,表现落日与山峦的交融;寒漪,暗示傍晚的凉意。

牧童归去横牛背:牧童横坐牛背,展现乡村生活的悠闲自在。

短笛无腔信口吹:无腔,指随意吹奏,不拘泥于曲调。体现牧童的天真烂漫。

创作背景

高鼎生活在南宋末年,社会动荡,诗人选择隐居乡村,远离政治纷争。《村晚》正是这一时期所作,诗中描绘的宁静田园,寄托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作品解析

1. 结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层次分明,由远及近。

2. 语言:清新自然,善用拟人手法(“山衔落日”),生动传神。

3. 思想:通过对乡村傍晚的描绘,表达对闲适生活的热爱。

4. 艺术特色:画面感强,意境悠远,情感真挚。

鉴赏范文

范文一

《村晚》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乡村晚景图。前两句“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中,“满”字重复使用,突出自然的丰盈;“衔”字赋予山以生命力,落日余晖洒在水面,泛起微微寒意。后两句转向牧童,“横牛背”“信口吹”的细节,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无拘无束。全诗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切眷恋。

范文二

高鼎的《村晚》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小诗。诗人以牧童的视角,捕捉乡村傍晚的瞬间。“短笛无腔信口吹”一句尤为传神,笛声虽无固定曲调,却与自然融为一体,成为晚景的一部分。诗中“寒漪”二字,既点明季节,又暗含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感伤。整首诗画面和谐,情感含蓄,展现了南宋田园诗的独特魅力。

关于《村晚》的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与读音:陂(bēi)、漪(yī)、衔(xián)、腔(qiāng)。

2. 文学常识:高鼎,南宋诗人,擅长田园诗。

3. 知识要点:拟人手法、意象(落日、牧童、短笛)、意境(宁静悠远)。

4. 意象意境: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物活动,营造出闲适恬淡的乡村晚景。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横看:__________

(2)缘:__________

答案:

(1)从正面看

(2)因为

解析:要联系诗句理解词义,不可望文生义。

二、主旨理解(中高考通用)

1、问:“山衔落日浸寒漪”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答:描写了远山与落日交融,倒映在微凉水波中的宁静画面。

解析:拟人手法“衔”字生动传神,“寒漪”暗示傍晚的凉意。

三、句子赏析(中高考均可出现)

题目:赏析“短笛无腔信口吹”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通过牧童随意吹笛的细节,展现乡村生活的自由闲适,增强画面生动性,深化田园主题。

解析:无拘无束的笛声与自然和谐相融,体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