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小池杨万里古诗原文

小池杨万里古诗原文

时间:2025-11-24 18:34:19

小池杨万里古诗原文及鉴赏

引导语: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小池》以细腻笔触捕捉夏日小池的灵动瞬间,展现自然之趣与生命活力。本文将解析原文、译文、创作背景及艺术特色,并附鉴赏范文与考试重点。

原文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像吝惜细细的水流;

树影映照水面,偏爱这晴日的温柔。

嫩嫩的小荷叶刚露出尖尖的角,

早有蜻蜓轻盈地停在上头。

注释

泉眼:泉水涌出的孔洞。"惜"字拟人化,表现水流舒缓之态。

晴柔:晴日柔和的阳光,"爱"字赋予树阴情感。

尖尖角:新生荷叶卷曲状,用叠词突出形态特征。

立:蜻蜓停驻的轻盈感,与"早"字形成动态呼应。

创作背景

杨万里任江东转运副使期间(1189年),常观察自然细节。此诗作于常州,体现其"诚斋体"风格:摒弃典故,以白描捕捉瞬间生机。

作品解析

1. 结构:四句分写泉、树、荷、蜓,由静到动,层次分明。

2. 语言:"惜""爱"等动词拟人化,"尖尖"叠词增强韵律。

3. 思想:通过微小意象展现自然和谐,隐含对生命力的礼赞。

4. 艺术:白描手法与细节特写结合,画面感极强。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诗以"无声"起笔,却暗藏听觉通感。"惜细流"三字将物理现象情感化,与后句"爱晴柔"构成对仗式拟人。后两句突然转入动态特写,"才露"与"早有"形成时间张力,蜻蜓的闯入打破静谧,却更显小池生态的完整。杨万里在此展现了对微观世界的惊人观察力。

范文二

全诗四句如同四帧速写:首句聚焦地下泉水,次句拉开镜头展现树水相映,第三句特写植物新生,末句捕捉昆虫互动。这种镜头语言般的表达,比西方印象派早七百年。尤其"尖尖角"的触觉描写与"立上头"的视觉平衡,构成多维艺术空间,体现宋诗"格物致知"的审美追求。

考试重点整理

1. 字词读音:泉眼(quán yǎn)、晴柔(qíng róu)、尖角(jiān jiǎo)

2. 文学常识:杨万里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诚斋体"开创者

3. 艺术手法:白描、拟人、细节描写、以小见大

4. 意象分析:泉眼-生命源头、小荷-新生力量、蜻蜓-灵动自由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惜细流"的"惜"字

答案:拟人手法,意为爱惜、吝惜,赋予泉眼人性化情感

二、句子赏析

题目:分析后两句的写作特点

答案:通过"才露"与"早有"的时间对比,展现自然界的默契;"尖尖角"的形态描写与"立上头"的动态捕捉形成空间呼应,体现观察的细致。

三、主旨理解

题目: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通过对小池景物的刻画,表现诗人对微观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活力的赞美,体现宋代文人"格物致知"的哲学追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