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凉州词》原文解析与考试重点
王翰的《凉州词》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以豪迈悲凉的笔调描绘了戍边将士的壮烈情怀。本文将从原文、译文、创作背景、作品解析等方面深入解读这首诗,并整理相关考试重点,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其艺术价值与思想内涵。
原文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晶莹的夜光杯中盛满葡萄美酒,
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声催人出征。
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见笑,
自古以来出征的将士有几人能活着回来?
注释
葡萄美酒:指西域特产葡萄酒,暗示边塞地域特色。
夜光杯:传说中夜间会发光的酒杯,形容酒杯精美珍贵。
琵琶马上催:指军中用琵琶声催促将士出征。
醉卧沙场:展现将士们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
古来征战几人回:点明战争残酷,表达悲壮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盛唐时期,当时唐朝与西北少数民族战事频繁。王翰作为边塞诗人,亲身经历了军旅生活,目睹了战争的残酷。诗中既表现了将士们的豪情壮志,也隐含着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色:前两句写宴饮场景,后两句抒情,形成鲜明对比。
2. 语言艺术:运用"葡萄美酒"、"夜光杯"等意象,渲染边塞特色。
3. 情感表达:表面豪放,实则悲凉,体现边塞诗特有的矛盾情感。
4. 艺术手法: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手法突出战争残酷。
鉴赏范文
范文一
王翰的《凉州词》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展现了边塞将士的复杂心境。开篇"葡萄美酒夜光杯"勾勒出奢华欢宴的场景,但"马上催"三字立即将读者拉回残酷现实。诗人用"醉卧沙场"的豪迈掩饰"几人回"的悲凉,这种矛盾情感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精髓所在。全诗短短四句,却通过鲜明的意象对比,完成了从欢宴到悲壮的巨大情感转折。
范文二
这首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其悲而不伤的独特气质。"醉卧沙场"的豪放与"几人回"的悲凉形成强烈反差,却又不显突兀。诗人以饮酒作乐的场景开篇,以生死未卜的慨叹收尾,这种艺术处理既展现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又暗含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诗中"催"字用得尤为精妙,既指琵琶声催人出征,也暗示着命运的无情催促。
关于《凉州词》的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夜光杯(yè guāng bēi)、琵琶(pí pa)、沙场(shā chǎng)
2. 文学常识:王翰是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与王之涣、王昌龄并称"三王"
3. 知识要点: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及时代背景
4. 意象意境:葡萄美酒、夜光杯、琵琶、沙场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5. 艺术手法:反衬、对比、以乐景写哀情等表现手法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简答题(3道)
1、问:诗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
答:描写了边塞将士宴饮的奢华场景,用乐景反衬下文战争的残酷。
解析:通过美好意象的铺陈,为下文转折做铺垫,增强艺术感染力。
2、问:"醉卧沙场君莫笑"表现了将士们怎样的精神?
答:表现了将士们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和豁达胸襟。
解析:用看似潇洒的语言,展现面对死亡时的从容态度。
3、问: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既有对将士们英雄气概的赞美,也有对战争残酷的深刻反思。
解析:通过豪迈与悲凉的矛盾统一,体现复杂的情感内涵。
二、选择题(2道)
1、"欲饮琵琶马上催"中的"催"字表达的意思是:
A. 催促饮酒
B. 催促出征
C. 催促休息
D. 催促歌舞
答案:B
解析:"催"在此处指军中用琵琶声催促将士出征作战。
2、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
A. 比喻
B. 夸张
C. 反衬
D. 拟人
答案:C
解析:诗中用宴饮的欢乐场景反衬战争的残酷,形成强烈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