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原文和鉴赏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原文和鉴赏

时间:2025-08-23 10:30:02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原文与深度解析

本文聚焦盛唐诗人王维的经典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通过原文呈现、白话翻译、创作背景、艺术鉴赏及考试要点五个维度,完整展现这首"阳关三叠"的文学价值与情感内核。

原文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渭城清晨的细雨沾湿了飞扬的尘土,

客栈周围青青的柳树显得格外清新。

请老朋友再喝完这一杯饯行的酒吧,

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旧亲朋。

注释

【渭城】秦都咸阳故城,唐代长安西北送别之地

【浥(yì)】湿润,浸润

【阳关】汉代边防关隘,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柳色新"暗含折柳送别传统,柳谐音"留"

"无故人"三字构成全诗情感爆破点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春,时王维任监察御史。友人元二奉使安西都护府(今新疆库车),诗人于渭城客栈饯行。唐代西域战事频繁,阳关外已是胡风浩荡的异域,此番离别可能成永诀。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色:前两句写景铺垫,后两句抒情升华,符合绝句"起承转合"范式

2. 语言艺术:"朝雨""柳色"的清新意象与"无故人"的苍凉形成张力

3. 情感表达:末句将私人离愁升华为人类共通的生存困境体验

4. 音乐性:平仄协调,第三句"劝君"二字变调形成情感转折

鉴赏范文

范文一

王维此诗最动人处在于将永恒别离压缩在瞬间场景。"浥轻尘"的晨雨既写实又象征,既洗净送别之路,又暗示泪眼朦胧。青青柳色作为盛唐送别的经典意象,在此被赋予新意——不是柔弱缠绵的伤感,而是清新有力的生命见证。末句"无故人"三字如金石坠地,在轻快的劝酒声中突然揭示生存的残酷真相。

范文二

诗中地理意象的层递颇具深意:从渭城客舍到阳关之外,空间不断向西延伸,暗示着从文明中心向未知疆域的跨越。诗人刻意模糊元二的具体使命,使"西出阳关"成为所有远行者的象征。清人徐增《而庵说唐诗》评此诗"只十四字,抵得《离骚》一篇",正道出其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深刻观照。

考试重点整理

1. 文学常识:王维"诗佛"称号、盛唐边塞诗背景

2. 字词注音:浥(yì)、朝(zhāo)雨、阳关(地理专名)

3. 艺术手法:意象叠加(雨/柳/酒)、以乐景衬哀情

4. 名句默写:"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 意境分析:清新深婉的离别美学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浥轻尘:__________

(2)更尽:__________

答案:

(1)沾湿,浸润

(2)再喝完

二、主旨理解

题目:分析"西出阳关无故人"体现的情感内涵

答案:既表达对友人远行的担忧,又暗含对异域文化隔阂的认知,将个人离愁升华为对人生孤旅的哲学思考。

三、表现手法

题目:简析前两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案:通过"朝雨""柳色"等清新意象营造宁静氛围,与后文深沉离别形成反差,达到以乐景写哀情的效果。

四、拓展运用

题目:结合现代生活谈谈"西出阳关"的象征意义

答案示例:当代社会中,"阳关"可象征人生重大转折或陌生领域,诗句提醒我们珍视既有情感联结,同时勇敢面对未知挑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