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春酒》原文及赏析

《春酒》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5-08-29 16:45:02

《春酒》原文及赏析

《春酒》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春日宴饮的欢乐场景,暗含对时局的忧虑。读者可通过本文了解诗歌原文、译文、创作背景及艺术特色。

《春酒》 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

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

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

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饮罢无归处,

独立苍茫自咏诗。

译文

春天里精致的春盘盛着鲜嫩的蔬菜,

忽然想起长安洛阳梅花盛开的时节。

白玉般的盘子从高门大户端出,

纤细的手指传递着翠绿的菜丝。

面对巫峡寒冷的江水无心观赏,

我这个杜陵游子承受不住悲伤。

饮完这杯酒却无处可归,

独自站在苍茫天地间吟咏诗篇。

注释

春盘:古代立春日用蔬菜、水果等装盘的习俗。

两京:指长安和洛阳,唐代东西两都。

纤手:形容女子纤细的手。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此处代指流寓之地。

杜陵:杜甫祖籍所在地,在今陕西西安。

不胜悲:承受不住悲伤。

苍茫:形容天地广阔无边的样子。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流寓夔州期间。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藩镇割据、民生凋敝。诗人回忆往昔盛况,对比眼前处境,借春酒抒发家国之忧。

作品解析

1. 结构上采用今昔对比手法,前四句写昔日繁华,后四句写眼前凄凉。

2. 语言凝练含蓄,"白玉""青丝"等意象暗示往昔的奢华生活。

3. 情感深沉,通过"不胜悲""无归处"等词句表现诗人漂泊无依的悲凉。

4. 艺术上善用对比,以乐景写哀情,增强感染力。

鉴赏范文

范文一

《春酒》展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典型风格。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春盘盛景,突然笔锋一转,引出对两京繁华的追忆。"白玉""青丝"等意象的运用,既表现了贵族生活的精致,又暗含对奢侈之风的批判。后四句直抒胸臆,"寒江""远客"等意象营造出苍凉意境。结尾"独立苍茫"四字,将诗人孤独忧国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范文二

这首诗体现了杜甫"诗史"的特点。表面写春日宴饮,实则寄寓深沉的家国之思。前四句的欢快场景与后四句的悲凉心境形成强烈反差,这种今昔对比的手法,既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又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后社会的巨大变迁。末句"自咏诗"三字,道出了诗人以诗言志的创作态度,体现了儒家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追求。

关于《春酒》的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春盘、两京、纤手、巫峡、杜陵、苍茫

2. 文学常识:杜甫生平、安史之乱背景、唐代饮食文化

3. 艺术特色:今昔对比、意象运用、沉郁风格

4. 思想内涵:忧国忧民、身世之感、儒家情怀

5. 诗歌体裁:五言律诗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春盘:__________

(2)两京:__________

答案:

(1)古代立春日用蔬菜、水果等装盘的习俗

(2)指长安和洛阳,唐代东西两都

二、主旨理解

1、问:"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描写了怎样的场景?

答:描写了贵族家庭春日宴饮时精致奢华的生活场景,白玉般的盘子和纤细的手指传递着翠绿的菜丝。

2、问:诗中"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流寓他乡、面对寒江无心观赏的悲凉心境,以及作为杜陵游子难以承受的思乡之苦。

三、比较鉴赏

题目:《春酒》与杜甫《登高》在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

答案: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漂泊流离的悲苦,但《春酒》通过今昔对比抒发家国之忧,《登高》则更多表现个人身世之悲。前者含蓄深沉,后者直抒胸臆。

四、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的艺术效果。

答:这两句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孤独忧国的诗人形象。"无归处"表现漂泊之苦,"独立苍茫"展现广阔背景下的孤独感,"自咏诗"点明诗人以诗言志的创作态度。

五、拓展运用

题目:将"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运用于现实生活,可以论证什么观点?

答案示例:可以论证知识分子在困境中仍坚持理想追求的精神,说明文学创作是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的重要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