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寒露古诗词大全:10首有关寒露的历代名篇鉴赏

寒露古诗词大全:10首有关寒露的历代名篇鉴赏

时间:2025-09-15 16:35:01

寒露古诗词大全:10首有关寒露的历代名篇鉴赏

寒露的凉意浸透秋衫,草木的凝露便化作诗人笔下的珍珠。这一节气承载着深秋的肃穆与清寂,历代文人以诗心丈量天地,将露冷枫红的意境、羁旅思乡的愁绪、人生迟暮的慨叹,皆凝练于字句之间。十首寒露诗词,恰如十幅微缩的千年秋景图卷。

1、《月夜忆舍弟》

杜甫〔唐代〕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听闻安史之乱战况,寒露时节的戍鼓与孤雁声交织成边塞悲歌。"露从今夜白"既点明寒露物候,又以霜露的寒意隐喻乱世飘零。诗人将节气特征与家国情怀熔铸一体:白露凝成思亲泪,明月映照离乱心。尾联"未休兵"三字如寒露坠地,破碎了所有团圆期盼。这种以微小物象承载宏大叙事的手法,正是杜诗沉郁顿挫的典范。

2、《池上》

白居易〔唐代〕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此诗作于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诗人以工笔细描寒露物候:凉风、坠露、残兰、破荷构成一幅衰飒的秋池图。颔联"兰衰""荷破"的对比,暗含生命盛衰的哲思。沙鹤独栖与水萤双飞的意象并置,折射出诗人既享受孤寂又渴望共鸣的矛盾心境。末句"酒初醒"三字妙绝,既实写晨起观景,又隐喻从政治漩涡中清醒后的淡泊。全诗以简淡笔墨,将节气特征与人生况味浑然交融。

3、《玉阶怨》

李白〔唐代〕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这首宫怨诗虽未直言寒露,但"白露侵袜"的细节精准捕捉了节气特征。玉阶、罗袜、水晶帘构筑的晶莹世界,与寒露的清冷特质高度契合。诗人以蒙太奇手法切换镜头:从俯视玉阶露痕,到特写浸湿的罗袜,再转向隔帘望月的剪影。二十字中,寒露的凉意渐次渗透至人物骨髓。秋月与白露的光影交织,烘托出宫女被禁锢的青春与望月怀人的幽怨,展现李白"清水出芙蓉"的语言艺术。

4、《斋心》

王昌龄〔唐代〕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朦胧。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

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

王昌龄以道家视角观照寒露节气。诗中女萝、紫葛等山野植物披露而立,"娟娟"二字赋予寒露灵动的美感。颈联"朝饮露""夜卧风"的隐逸生活,暗合《庄子》"吸风饮露"的仙人意象。尾联将露珠幻化为云英琼浆,物我界限在光影中消融。全诗通过寒露这一介质,构建出人天合一的秘境,折射出诗人贬谪期间寻求精神超脱的心路历程。

5、《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王安石〔宋代〕

空庭得秋长,寒露入暮愁。

薄衣觉露滋,单衾知夜幽。

砌蛩助人叹,窗月为谁留。

忽忆江南客,乘涛理轻舟。

此诗作于王安石变法期间值宿试院时。开篇"空庭""寒露"营造出封闭而清冷的空间感,"入暮愁"三字将节气物候心理化。中二联以触觉听觉多维感知寒露:衣薄衾单写体肤之寒,蛩鸣月照写心灵孤寂。尾联突然转入江南泛舟的回忆,与眼前寒露秋景形成暖冷反差。这种虚实相生的笔法,深刻揭示了改革者在政治寒夜中的复杂心境,展现了宋诗理趣与情韵兼备的特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