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原文及翻译+考试必考知识点
《蒹葭》是《诗经·秦风》中的名篇,以水边芦苇起兴,抒发了对"伊人"的执着追寻与求而不得的怅惘。本文将从原文、翻译、创作背景、艺术特色、考试重点等方面全面解析这首千古绝唱。
蒹葭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芦苇茂密青苍,白露凝结成霜。
我思念的那个人,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寻她,道路险阻漫长。
顺流而下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繁茂鲜嫩,白露还未晒干。
我思念的那个人,就在河水岸边。
逆流而上去寻她,道路险阻难攀。
顺流而下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芦苇茂盛鲜明,白露尚未消尽。
我思念的那个人,就在河水涯际。
逆流而上去寻她,道路险阻曲折。
顺流而下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注释
蒹葭(jiān jiā):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溯洄(sù huí):逆流而上。溯游:顺流而下。
晞(xī):晒干。湄(méi):水草交接处。
跻(jī):登高。坻(chí):水中小洲。
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涘(sì):水边。
右:迂回曲折。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创作背景
《蒹葭》创作于春秋时期,收录在《诗经·秦风》中。秦地多水,芦苇丛生,为诗歌提供了自然意象。当时社会动荡,人们常借诗歌表达对理想或爱情的追求。诗中"伊人"既可指具体恋人,也可象征理想境界,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色:采用重章叠句形式,三章句式相同,仅变换个别字词,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2. 语言艺术:善用叠词"苍苍""萋萋""采采",增强画面感和音乐性。
3. 意象运用:以"蒹葭""白露""秋水"构建清冷意境,衬托追寻的艰辛。
4. 情感表达:通过"溯洄""溯游"的反复尝试,展现执着追求却求而不得的怅惘。
5. 象征手法:"伊人"可作多义解读,既是具体人物,也可象征理想或政治抱负。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蒹葭》最动人处在于其朦胧意境与永恒追寻的主题。诗中"伊人"始终在水一方,可望而不可即,这种空间距离营造出强烈的审美张力。诗人通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的反复尝试,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具象化。芦苇、白露、秋水的意象群共同构建出清冷寂寥的氛围,与炽热的追寻形成鲜明对比,使诗歌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范文二
从艺术手法看,《蒹葭》展现了《诗经》典型的复沓之美。三章结构相似,仅变换"苍苍""萋萋""采采"等形容词和"霜""晞""已"等动词,形成层层递进的效果。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情感的不断深化。每章后四句完全重复,强化了追寻无果的怅惘。诗歌没有直接抒情,却通过意象组合和动作描写,将求而不得的苦闷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
关于《蒹葭》的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与读音:蒹葭(jiān jiā)、溯洄(sù huí)、晞(xī)、湄(méi)、跻(jī)、坻(chí)、涘(sì)、沚(zhǐ)
2. 文学常识:出自《诗经·秦风》,重章叠句的典型代表,开创了中国诗歌"秋水伊人"的意象传统。
3. 艺术手法:比兴手法、重章叠句、意象叠加、虚实相生、象征寄托。
4. 意象意境:蒹葭、白露、秋水构成清冷意境;"在水一方"营造可望不可即的审美距离。
5. 主题思想:表达对美好事物(爱情、理想、贤才等)的执着追求与求而不得的怅惘。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溯洄:__________
(2)湄:__________
答案:
(1)逆流而上
(2)水草交接处
解析:需结合诗句上下文理解词义,注意古今异义。
二、主旨理解
1、问:"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之情,营造出朦胧美的意境。
解析:通过空间距离表现心理距离,是《诗经》中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
2、问:诗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的反复出现有何作用?
答:通过反复尝试追寻的动作,表现对"伊人"的执着追求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解析:动作描写强化情感表达,体现《诗经》重章叠句的艺术特色。
三、比较鉴赏
题目:《蒹葭》与《关雎》在表现爱情主题上有何不同?
答案:《蒹葭》表现求而不得的怅惘,意境朦胧;《关雎》表现获得爱情的喜悦,情感直白。前者重象征,后者重叙事。
解析:两诗虽同属爱情题材,但艺术表现和情感基调差异明显。
四、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艺术效果。
答案:以蒹葭、白露起兴,营造清冷萧瑟的秋日氛围,为全诗奠定情感基调。叠词"苍苍"增强画面感,"为霜"暗示时间流逝。
解析:开篇意象选择精当,情景交融,体现《诗经》比兴手法的成熟运用。
五、拓展运用
题目:如何理解《蒹葭》中"伊人"的象征意义?
答案示例:"伊人"可象征美好理想、政治抱负或人生境界,诗歌通过对其追寻过程的描写,表达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永恒向往和追求不得的惆怅。
解析:象征手法的多义性使诗歌具有更丰富的解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