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游山西村陆游原文翻译

游山西村陆游原文翻译

时间:2025-11-24 18:33:37

游山西村陆游原文翻译及赏析

本文全面解析陆游《游山西村》的原文、译文及创作背景,逐句注释关键意象,剖析诗中蕴含的哲理与艺术特色,并提供考试重点与鉴赏范文。

原文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不要嘲笑农家腊月酿的酒浑浊,丰收之年他们备足鸡肉猪肉款待客人。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似乎没有去路,柳色深绿鲜花明艳忽然出现村庄。

箫声鼓声此起彼伏春社祭日临近,村民衣冠简朴保留着古代淳朴风尚。

今后若有机会趁着月色悠闲来访,我会随时拄着手杖深夜轻叩柴门。

注释

腊酒浑:腊月酿造的酒未过滤显得浑浊。"浑"字暗示农家待客真诚。

足鸡豚:豚(tún),小猪。用丰盛菜肴表现农家热情好客。

柳暗花明:视觉对比手法,既写实景又暗喻人生绝处逢生的哲理。

春社:古代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民俗活动,反映乡村传统文化。

闲乘月:乘(chéng),趁着。表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创作背景

乾道二年(1166年),陆游因支持抗金被罢官,退居山阴镜湖。此诗作于次年春,记录探访山西村的经历。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诗人借乡村见闻表达对淳朴民风的赞美与政治失意的释然。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征:前四句叙事写景,后四句抒情言志,符合律诗起承转合规律。

2. 语言艺术:"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形成视觉与心理的双重转折,成为千古警句。

3. 思想内涵:表面写田园之乐,深层暗含政治隐喻,"无路"与"又一村"对应仕途困境与精神解脱。

4. 表现手法:白描与象征结合,春社场景的民俗细节增强画面真实感。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诗中"柳暗花明"的转折艺术堪称经典。诗人先以"山重水复"制造空间压迫感,再用明丽意象突然打开新境,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法,既符合山地行走的真实体验,又暗喻人生困境中的希望。陆游将地理空间的转换升华为精神境界的突破,使寻常景物获得哲学深度。

范文二

尾联"夜叩门"的细节蕴含深意。诗人不说白日造访,而选择月夜敲门,既保留士大夫的雅致,又消解了官民隔阂。"无时"二字尤为精妙,既表现随时造访的随意,又暗示诗人已完全融入乡村生活节奏。这种生活化表达,正是陆游晚年诗风趋于平淡自然的体现。

考试重点整理

文学常识: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现存诗作九千余首。

核心意象:"柳暗花明"成为逆境转机的固定意象,后世演变为成语。

艺术特色:善用转折句式,语言平易而意蕴深刻,体现"工夫在诗外"的创作主张。

思想主旨:反映诗人罢官后从政治苦闷转向田园慰藉的心路历程。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足鸡豚:__________

(2)春社:__________

答案:

(1)丰盛的鸡肉猪肉

(2)古代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动

二、主旨理解

题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说明在困境中坚持探索就可能发现转机,强调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陆游《游山西村》与孟浩然《过故人庄》的田园描写差异。

答案:陆诗侧重哲理升华,孟诗纯粹写田园之美;陆游笔下村民更具生活气息,孟浩然故人庄更显隐逸情调。

四、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箫鼓追随春社近"的表现手法。

答案:以声音描写渲染节日氛围,"追随"二字使静态场景产生动态美感,展现乡村生活的生机活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