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池上古诗原文及翻译

池上古诗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5-11-24 18:34:19

池上古诗原文及翻译

引导语:本文解析白居易的经典田园诗《池上》,通过原文、译文、注释及鉴赏,展现诗人笔下童趣盎然的乡村生活场景。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译文

孩童撑着轻小船,

偷采白莲返航归。

不知隐藏行船迹,

浮萍划开一道痕。

注释

【小娃】指幼童,"娃"在唐代口语中多用于称呼儿童。

【白莲】白色莲花,诗中特指莲蓬,暗含"偷采"的趣味性。

【浮萍】水生植物,"一道开"以动态描写强化童真气息。

艺术手法:后两句通过"不解"与"一道开"的对比,形成天真烂漫的戏剧效果。

创作背景

公元824年,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后隐居洛阳,期间创作大量反映田园生活的闲适诗。此诗为其《观游鱼》组诗之一,展现诗人晚年对童真趣味的审美追求。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点:四句白描构成完整叙事,起承转合分明。

2. 语言风格:选用"小艇""白莲"等清新意象,动词"撑""采""开"精准传神。

3. 思想内涵:通过孩童天真行为,寄托诗人对自然本真状态的向往。

4. 艺术特色:以水面浮萍的物理变化,巧妙映射心理活动。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诗人捕捉的生活片段充满戏剧张力。"偷采"与"不解"形成微妙反差,浮萍划痕成为最精妙的诗眼。这种不事雕琢的写法,恰是白居易"老妪能解"诗论的完美实践。孩童无心的行为中,暗含道家"复归于婴儿"的哲学意味。

范文二

二十八字构建的微型叙事里,水面浮萍承担着多重象征。既是客观景物描写,又是心理活动外化,更是诗人观察视角的物化体现。这种"以物观物"的创作手法,比直抒胸臆更能引发读者共鸣,展现唐诗"意境说"的审美特质。

关于《池上》的考试重点整理

重点字词:撑(chēng)艇、浮萍(píng)、踪迹(zōng jì)

文学常识: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新乐府运动代表

意象分析:"白莲"象征高洁,"浮萍"暗示转瞬即逝的童真

知识全解:此诗体现中唐"浅切派"诗歌语言通俗化特征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偷采:__________

(2)不解:__________

答案:

(1)悄悄采摘

(2)不知道

二、主旨理解

问:"浮萍一道开"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以景结情的手法,通过水面浮萍的物理变化,间接表现孩童天真烂漫的形象。

三、比较鉴赏

题目:《池上》与胡令能《小儿垂钓》在表现童趣方面有何异同?

答案:两诗都通过儿童行为展现童真,《池上》侧重动作描写,《小儿垂钓》侧重外貌刻画。白居易用第三人称客观叙述,胡令能则加入"路人借问"的互动情节。

四、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不解藏踪迹"的艺术效果。

答:这句诗通过儿童的心理活动描写,与前句"偷采"形成幽默反差。"不解"二字精准把握儿童心理特征,为后文浮萍痕迹埋下伏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