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离骚屈原原文及翻译

离骚屈原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5-11-24 18:34:19

离骚屈原原文及翻译

《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本文包含原文、译文、注释、创作背景及鉴赏,全面解析这部浪漫主义杰作。

原文

离骚

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译文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代,先父名叫伯庸。

岁星在寅年正月,庚寅日我降生。

父亲观察我的生辰,赐予我美名。

给我取名"正则",表字"灵均"。

注释

高阳:古帝颛顼的称号。

苗裔:后代子孙。

朕:我,先秦时期通用第一人称。

皇考:对亡父的尊称。

摄提:古代纪年术语,指寅年。

孟陬:正月。

庚寅:干支纪日。

揆:推测、衡量。

肇:开始。

锡:通"赐"。

创作背景

屈原创作《离骚》时正处于政治失意时期。楚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点:全诗373句,2490字,分为三大部分。开篇自述身世,中间写理想追求,结尾表达坚定信念。

2. 语言特色:运用大量比喻象征,如"香草美人"喻指高洁品格。句式灵活多变,开创"骚体"诗风。

3. 思想内涵:体现屈原"美政"理想和爱国情怀,展示其宁死不屈的人格魅力。

4. 艺术成就:开创中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想象瑰丽,情感激荡,对后世影响深远。

鉴赏范文

范文一

《离骚》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其瑰丽的想象和象征手法。屈原创造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艺术世界,以"乘骐骥以驰骋"表现追求理想的执着,用"制芰荷以为衣"象征高洁品格。这种将现实感受与神话传说交融的表现方式,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调。

范文二

诗中反复出现的"路"意象极具深意。"路漫漫其修远兮"既是现实处境的写照,也是精神追求的象征。屈原通过这一意象,构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张力,展现了一个士大夫在政治挫折中仍坚持操守的精神境界。这种执着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典范。

关于《离骚》的考试重点整理

重点字词:苗裔(yì)、摄提(shè tí)、孟陬(zōu)、揆(kuí)、肇(zhào)

文学常识: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骚体诗开创者,浪漫主义源头

知识要点:香草美人传统,现实批判精神,理想主义追求

意象意境:神话意象群,象征体系,时空交错的艺术世界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苗裔:__________

(2)揆:__________

答案:

(1)后代子孙

(2)推测、衡量

二、主旨理解

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屈原在政治失意后仍坚持理想、不懈追求的坚定信念,展现其崇高的人格境界。

三、比较鉴赏

题目:《离骚》与《诗经》在艺术风格上有何不同?

答:《诗经》以现实主义为主,风格质朴;《离骚》开创浪漫主义传统,想象丰富,情感激荡,个性鲜明。

四、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艺术特色。

答:用香草制衣的奇特想象,象征诗人高洁品格,将抽象品德具象化,体现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五、拓展运用

题目:如何理解《离骚》中"香草美人"传统的现实意义?

答案示例:这一传统启示我们要注重品德修养,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精神独立,对当代人的道德建设仍有借鉴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