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墨子原文解析:止楚攻宋的智慧博弈
《公输》是《墨子》中记录墨家“非攻”思想的经典篇章,通过墨子与公输盘的辩论及模拟攻防战,展现墨家以智止战的实践精神。本文提供原文、译文、创作背景及深度解析,帮助读者理解墨家逻辑与先秦论辩艺术。
原文
《公输》节选
〔先秦〕墨子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译文
公输盘为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完成后,准备用来攻打宋国。
墨子听说后,从齐国出发,走了十天十夜到达楚国都城郢,面见公输盘。
公输盘问:“先生有何指教?”
墨子说:“北方有人侮辱我,想请您帮我杀了他。”
公输盘面露不悦。
墨子说:“我愿意献上十镒黄金。”
公输盘回答:“我坚守道义,绝不杀人。”
注释
云梯:攻城器械,因高耸入云得名。
郢(yǐng):楚国都城,今湖北江陵。
十金:先秦货币单位,一镒为二十两。
义:公输盘标榜的道德准则,墨子以此设问揭露其矛盾。
创作背景
战国初期诸侯兼并战争频繁,楚国凭借强大国力频繁攻伐小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墨子此次行动既是阻止战争的实际干预,也是墨家逻辑学(“墨辩”)的现场演示。
作品解析
1. 论辩结构:采用“归谬法”,先诱使对方承认道德前提,再推导出其攻宋行为的自相矛盾。
2. 语言特色:对话简洁犀利,“吾义固不杀人”与“义不杀少而杀众”形成强烈反差。
3. 思想内核:体现墨家“以理服人”的和平主义,将技术防御(守城器械)与逻辑防御(辩论)结合。
鉴赏范文
范文一:逻辑之剑与道德盾牌
墨子与公输盘的对话堪称先秦论辩术的典范。当公输盘宣称“吾义固不杀人”时,墨子立即抓住这一命题的漏洞:制造云梯助楚攻宋,本质是协助大规模杀戮。这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策略,不仅揭露了战争发动者的虚伪性,更展现了墨家“非攻”不是空洞口号,而是建立在严密逻辑基础上的实践哲学。
范文二:十日十夜的重量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的细节极具象征意义。墨家弟子素以“腓无胈,胫无毛”的苦行著称,这种身体力行的精神与其学说形成互文。墨子不惜跋涉千里,用脚步丈量和平的距离,与战国策士们“坐而论道”形成鲜明对比。文本中未被直接描写的草鞋磨损、风尘仆仆的形象,反而成为墨家精神最有力的注脚。
关于《公输》的考试重点整理
关键字词:云梯(攻城器械)、郢(楚都城)、十金(货币单位)、义(道德准则)
文学常识:墨家“十论”中的“非攻”思想,先秦诸子散文的论辩特色
意象分析:云梯象征侵略暴力,墨子“短褐穿结”的衣着象征简朴务实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不说:__________
(2)藉:__________
答案:
(1)同“悦”,高兴
(2)借助
二、主旨理解
题目:墨子为何要先提出“愿藉子杀之”的请求?
答案:这是辩论策略中的“请君入瓮”,先让公输盘自认道德准则,再揭示其助楚攻宋的行为违背自身原则,形成逻辑矛盾。
三、句子赏析
题目:分析“吾义固不杀人”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案:此句是公输盘的道德声明,为后文墨子批判其“义不杀少而杀众”埋下伏笔,成为整场辩论的转折点,凸显墨家“言行一致”的伦理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