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增广贤文经典原文

增广贤文经典原文

时间:2025-11-24 18:30:03

增广贤文经典原文解析

《增广贤文》是明清时期广泛流传的民间谚语集,以通俗语言揭示处世哲理。本文选取经典段落,通过原文、译文、注释及鉴赏,剖析其思想内核与艺术特色。

原文

《增广贤文》节选(无名氏)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

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译文

古代圣贤的文字,恳切地教导着你。

汇集押韵的句子并加以扩充,使人增长见闻。

观察当下应当借鉴历史,没有过去就不会有现在。

既要了解自己也要理解他人,学会设身处地思考。

注释

【诲汝谆谆】诲(huì):教导;谆谆(zhūn):恳切貌。出自《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

【集韵增广】采用押韵形式编纂,并不断扩充内容。体现民间文学的韵律美。

【将心比心】成语典故,最早见于朱熹《朱子语类》,强调换位思考的处世智慧。

创作背景

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书商收集民间谚语编成蒙学读物,内容融合儒释道思想,反映市井百姓的生活哲学。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征:四句一单元,押"谆""闻""今""心"的尾韵,朗朗上口。

2. 思想内涵:强调历史借鉴价值与人际交往的共情原则,具有普世意义。

3. 语言艺术:善用对仗("观今/鉴古")、成语典故,简练而意蕴深远。

鉴赏范文

范文一

《增广贤文》的市井智慧体现在将高深哲理通俗化。"观今宜鉴古"五字浓缩历史唯物思想,用"无古不成今"的因果表述强化认知。这种以俚语说大理的创作手法,使抽象哲学具象为生活指南,在明清蒙学教育中产生深远影响。

范文二

文本展现独特的观建构方式。"知己知彼"源自兵家术语,"将心比心"取自儒家仁学,经民间转化成为处世格言。这种思想糅合现象,反映底层民众对精英文化的吸收再造,构成中华文明特有的雅俗互鉴传统。

考试重点整理

1. 文学常识:中国三大蒙书(《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

2. 核心思想:历史观(鉴往知来)、人际观(推己及人)、学习观(积学广闻)。

3. 艺术特色:韵散结合、善用典故、对仗工整。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

(1)诲汝谆谆:__________

(2)将心比心:__________

答案:

(1)恳切教导

(2)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二、主旨理解

题目:"观今宜鉴古"体现怎样的历史观?

答案:强调现实与历史的连续性,主张通过研究历史把握当下规律。

三、句子赏析

题目:分析"集韵增广,多见多闻"的语言特色。

答案:使用押韵手法,"广""闻"形成音韵回环;"多"字重复强化积累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