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党的作风讲话原文解析:从毛泽东经典文献看革命文风建设
本文围绕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讲话核心段落展开,通过原文呈现、白话解析与文学化解读,揭示革命文献的修辞艺术与思想内涵。
原文
整顿党的作风(节选)
毛泽东 1942年2月1日
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
这三股歪风有它们的历史根源,
现在虽然不是占全党统治地位的东西,
但是它们还在经常作怪。
我们的任务就是抵制它!
译文
主观臆断的思维方式、小团体主义的倾向、教条僵化的文风,
这些不良风气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
当前虽未在全党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
却仍时常干扰正常工作。
我们必须坚决与之斗争。
注释
【主观主义】zhǔ guān zhǔ yì 指脱离实际、单凭主观愿望办事的思维方式
【宗派主义】zōng pài zhǔ yì 强调小团体利益高于整体利益的思想倾向
【党八股】dǎng bā gǔ 特指党内教条主义的文风,形式僵化内容空洞
【历史根源】指这些作风与封建传统、教条主义传统的深层联系
末句"抵制"的斩钉截铁语气体现革命语言的战斗性特征
创作背景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期间,针对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问题,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此报告。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需要通过思想建设强化党的战斗力。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征:采用"问题揭示—危害分析—行动号召"三段式,符合革命文献的论证逻辑
2. 语言艺术:善用排比(三股歪风)、对比(虽然...但是...)、短句强化气势
3. 思想内核:将作风问题提升到关乎革命成败的战略高度
4. 修辞特色:用"作怪"等拟人化表述使抽象概念形象化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这段讲话展现毛泽东政论文的典型风格。开篇并列三种不良作风构成排比句式,形成强烈的批判气势。"历史根源"的表述将具体问题置于宏大历史视野中,体现思想深度。转折连词"虽然...但是..."的运用,既承认现状又强调隐患,为后续整风必要性埋下伏笔。结尾单句成段,用感叹号收束,使斗争决心跃然纸上。
范文二
文本在严谨的逻辑框架中蕴含着文学感染力。"作怪"一词将抽象作风问题拟人化,既保持政论的严肃性,又增添形象表达的张力。全段五句话呈现"总—分—总"结构:先提纲领性概念,继而展开分析,最后回归行动纲领。这种环环相扣的论述方式,既符合理论阐述需要,也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韵律。
考试重点整理
1. 核心概念: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的定义及表现
2. 历史背景: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基本史实
3. 语言特色:排比句式、拟人修辞、短句运用的表达效果
4. 思想价值:作风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5. 文献地位:毛泽东整顿三风论述的当代启示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作怪:__________
(2)抵制:__________
答案:
(1)产生负面影响
(2)坚决反对并消除
解析:革命文献用词具有特定政治内涵,需结合语境理解。
二、主旨理解
问:文段中"历史根源"的表述有何深意?
答:指出不良作风与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有关,强调思想改造的长期性复杂性。
解析:体现毛泽东分析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视角。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本段与《反对党八股》在论证方法上的异同
答案:同:都采用现象—危害—对策的论证结构;异:本文概括性更强,《反对党八股》具体分析八股表现。
解析:比较阅读需关注文献的具体写作目的差异。
四、句子赏析
题目:分析"我们的任务就是抵制它!"的表达效果
答案:独立成段突出重要性,感叹号强化决绝态度,短句形式体现行动力。
解析:革命文献的句式选择服务于斗争需要。
五、拓展运用
题目:如何用本文观点分析当代形式主义问题?
答案示例:当代形式主义是党八股的新表现,需继承整风精神,破除脱离实际的文风会风。
解析:经典文献的当代价值在于提供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