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下厨房金银花小说原文免费阅读

下厨房金银花小说原文免费阅读

时间:2025-11-24 16:04:02

《下厨房金银花》古诗解析与鉴赏

本文围绕古诗《下厨房金银花》展开,为读者提供原文、译文、注释、创作背景及鉴赏分析,帮助深入理解这首描写田园生活的作品。

原文

《下厨房金银花》

明·李渔

下厨偶见金银花,

墙角数枝斜。

采来烹茗清香发,

一盏慰生涯。

莫道山家无长物,

此花亦可夸。

不羡朱门酒肉臭,

但爱野人家。

译文

在厨房偶然看见金银花,

几枝斜倚在墙角。

采来煮茶清香四溢,

一杯就能慰藉生活。

不要说山里人家没有贵重物品,

这花也值得夸耀。

不羡慕富贵人家的奢华,

只喜爱这山野人家的闲适。

注释

1.金银花:忍冬科植物,花初开为白色,后转黄色,故名。

2.烹茗(pēng míng):煮茶。

3.生涯:生活。

4.长物(zhàng wù):多余的东西,此处指贵重物品。

5.朱门:红漆大门,代指富贵人家。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末清初,李渔隐居山林时期。作者因战乱避居乡野,以种菜、采药、著书为乐。诗中反映了他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作品解析

1.结构:前四句叙事,后四句抒情,层次分明。

2.语言:平实质朴,善用对比手法。

3.思想:表达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富贵的不屑。

4.艺术特色:以小见大,通过日常小事表现人生哲理。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这首诗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诗人从厨房偶见的金银花写起,看似随意却别有深意。墙角数枝斜的描写,既写处进银花的生长状态,又暗喻自己不拘一格的人生态度。后四句直抒胸臆,通过"不羡"与"但爱"的对比,凸显出诗人安贫乐道的高洁品格。

范文二

李渔此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取向。诗中"采来烹茗"的细节,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雅致。诗人将金银花这一寻常物事赋予审美价值,体现了"一花一世界"的哲学思考。结尾处对"野人家"的赞美,实际上是对返璞归真生活方式的推崇。

考试重点整理

1.重点字词:烹茗(pēng míng)、长物(zhàng wù)、朱门

2.文学常识:李渔,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

3.知识要点:此诗表现了隐居生活的闲适

4.意象意境:金银花象征高洁,野人家代表简朴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烹茗:__________

(2)长物:__________

答案:

(1)煮茶

(2)贵重物品

二、主旨理解

问:"不羡朱门酒肉臭,但爱野人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不慕富贵、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简朴自然生活的热爱。

三、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采来烹茗清香发,一盏慰生涯"的艺术表现。

答:这两句通过日常煮茶的细节描写,展现了隐居生活的闲适雅致。"清香发"与"慰生涯"的呼应,体现了诗人以简朴生活为乐的人生态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