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词> 【古词】《临证指南医案》原文及翻译

【古词】《临证指南医案》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5-11-20 15:18:02

【古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及解读

明代杨慎的《临江仙》以长江为意象,抒写历史兴亡与人生感慨,被誉为咏史词的巅峰之作。本文将从原文、译文、创作背景等多维度解析这首经典作品。

原文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译文

奔腾的长江水向东流去,浪花冲刷着消逝的英雄。

是非成败转眼成空,只有青山依然矗立,夕阳几度染红天空。

江边白发渔夫和樵夫,早已看惯秋月与春风。

一壶浊酒欢庆相逢,古今多少纷扰事,都化作谈笑间的故事。

注释

滚滚长江东逝水:以长江奔流比喻时间流逝,"逝水"典出《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

浪花淘尽英雄:"淘"字拟人化,暗指历史对人物的筛选。

青山依旧在:自然永恒与人事无常的对比,化用刘禹锡"山形依旧枕寒流"。

渔樵(qiáo):象征超脱世俗的隐逸者形象。

创作背景

杨慎因"大礼议"事件被贬云南三十余年。此词作于流放期间,借长江景象抒发对政治斗争的幻灭感,融合了个人际遇与历史哲思。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色:上阕写宏观历史,下阕转微观个人,形成时空纵深。

2. 语言艺术:"淘尽""转头空"等动词强化沧桑感,白话词汇与典故浑然一体。

3. 思想内核:突破传统咏史诗的悲情模式,以"笑谈"姿态完成对历史的超越。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这首词最震撼处在于时空尺度的自如切换。开篇的"滚滚长江"是千万年的地质时间,"浪花淘尽"压缩了人类文明史,"转头空"又突然聚焦到个体生命瞬间。杨慎用三个递进的时空镜头,构建起恢弘的历史坐标系。结尾的"笑谈"并非消极,而是历经沧桑后的精神解脱,这种豁达在咏史作品中极为罕见。

范文二

渔樵意象的运用体现明代文人的精神转向。不同于杜甫"致君尧舜"的执着,杨慎选择用底层视角观察历史。白发、浊酒、秋月等元素组成的画面,暗含道家"齐物"思想。尤其"惯看"二字,将剧烈历史变动转化为自然节律,这种举重若轻的表达方式,正是该词能超越时代的原因。

考试重点整理

文学常识:杨慎为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此词被毛宗岗选为《三国演义》开篇词。

关键字词:渚(zhǔ,水边)、淘(筛选)、惯(习以为常)。

意象体系:长江(时间)、青山(永恒)、渔樵(隐逸)。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浪花淘尽英雄"的"淘"字。

答案:比喻历史对人物的自然筛选,如大浪冲刷沙金。

二、主旨理解

题目:分析"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体现的历史观。

答案:表现超越成败的达观态度,历史纷争终将归于平淡,强调精神层面的解脱。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本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结尾情感差异。

答案:苏轼"人生如梦"仍带悲凉,杨慎"笑谈"更显洒脱,反映明代文人对历史的新认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