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和鉴赏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和鉴赏

时间:2025-08-18 11:15:01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和鉴赏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梅花自喻,展现孤高傲世、坚贞不屈的品格。本文包含原文、译文、注释、创作背景及鉴赏分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词的文学价值与思想内涵。

原文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站外的断桥边,梅花寂寞开放无人欣赏。

黄昏时分独自忧愁,又遭遇风雨摧残。

它无意与百花争艳,任凭群芳嫉妒。

即使凋零化作泥土碾作尘埃,清香依然如旧。

注释

驿外断桥边:驿站外荒僻的断桥旁。驿,古代官道上的休息站;断桥,象征荒凉孤寂。

寂寞开无主:梅花独自开放,无人过问。无主,指无人照料或欣赏。

更著风和雨:著(zhuó),遭受。风雨加剧了梅花的困境。

一任群芳妒:任凭百花嫉妒。群芳,指其他花卉,暗喻世俗小人。

香如故:香气不改,象征品格坚贞。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陆游晚年,时值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主战派屡遭排挤。陆游因力主抗金被贬,借梅花抒写自己虽处逆境却坚守节操的志向。

作品解析

1. 结构:上阕写梅花所处环境的荒寒,下阕转入对其品格的赞颂,层次分明。

2. 语言:用词质朴却有力,“碾作尘”三字极写摧残之甚,反衬“香如故”的坚韧。

3. 思想:以梅喻人,表达对理想至死不渝的追求,是陆游爱国精神的写照。

4. 艺术特色:对比手法突出,环境之恶劣与梅花之孤高形成强烈反差。

鉴赏范文

范文一

陆游笔下的梅花,是孤独的斗士。词中“驿外断桥”“黄昏风雨”构成冷寂的画卷,而梅花“无意争春”的姿态,恰似作者不屑与投降派同流合污的傲骨。末句“香如故”以物性喻人格,将精神境界提升至永恒。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使咏物词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范文二

《卜算子·咏梅》的深刻性在于其悲剧美。梅花“零落成泥”的结局并非消极,而是以毁灭彰显崇高。陆游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危亡融为一体,风雨中的梅花,正是南宋爱国志士的缩影。词中“妒”字暗含对庸俗世风的批判,而“香如故”则宣告:精神价值永不泯灭。

关于《卜算子·咏梅》的考试重点整理

重点字词:驿(yì)、著(zhuó)、碾(niǎn)、妒(dù)。

文学常识: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卜算子》为词牌名。

意象分析:梅花象征高洁坚贞,风雨喻指政治打压,群芳暗讽谄媚之徒。

名句理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体现矢志不渝的品格。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更著风和雨:__________

(2)一任群芳妒:__________

答案:

(1)遭受

(2)任凭

二、主旨理解

题目:词中梅花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以梅花自喻,表达虽遭排挤仍坚守高洁品格、不向世俗妥协的志向。

三、句子赏析

题目:分析“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艺术表现。

答案:用拟人手法写梅花淡泊自持,与“群芳”形成对比,突出其超然姿态。“妒”字批判了世俗的狭隘。

四、拓展运用

题目:结合现实,谈谈“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启示。

答案示例:这句诗启示我们,真正的价值不因外在打击而消失。如张桂梅校长虽历经艰辛,但其教育精神永远芬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