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陆游《游山西村》原文翻译及赏析

陆游《游山西村》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5-09-01 12:45:01

陆游《游山西村》原文翻译及赏析

《游山西村》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乡村风光与淳朴民风,暗含绝处逢生的哲理。本文通过原文、译文、注释及鉴赏,解析诗中蕴含的乐观精神与艺术魅力。

原文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别笑农家腊月酿的酒浑浊,丰收之年待客菜肴很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注释

腊酒:腊月酿造的酒,古代年终祭祀用。

豚(tún):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春社:古代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活动。

无时:随时。叩(kòu)门:敲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陆游因支持抗金被贬回乡。诗中山西村实指绍兴鉴湖附近村落,展现作者罢官后寄情山水的心境转变。

作品解析

1. 结构:首联写农家待客之诚,颔联绘景寓理,颈联记民俗,尾联抒闲适之志。

2. 语言:平白如话却凝练传神,"山重水复"一联成为千古哲理名句。

3. 思想:表面写游村之乐,深层反映作者政治失意后寻求精神解脱的心路历程。

4. 艺术:白描手法与象征隐喻结合,画面虚实相生,哲理自然流露。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超越写景层面,构成人生困境的象征性表达。前句七个字中连续使用"重""复""疑"三组压抑性意象,后句却以明快色调突然转折。这种艺术张力,既体现陆游对山水观察的细致,更暗含其政治挫折后仍保持希望的人生态度。全诗看似平铺直叙,实则将人生感悟不着痕迹地融入田园画卷。

范文二

尾联"拄杖无时夜叩门"的闲适宣言,需结合陆游生平才能读懂深层意味。作为主战派官员,他此时正经历政治生涯最低谷。诗中反复出现的"农家酒""古风存"等意象,实则是构建精神乌托邦的尝试。这种将苦闷转化为田园诗意的能力,正是陆游诗作最动人的特质。表面写游村之乐,内里却是一曲英雄失路的婉转咏叹。

关于《游山西村》的考试重点整理

1. 字词读音:豚(tún)、叩(kòu)

2. 文学常识:陆游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此诗属七言律诗

3. 名句理解:"山重水复"一联的哲理内涵

4. 意象分析:腊酒、春社等民俗意象的抒情作用

5. 情感把握:表面闲适与深层苦闷的双重情感结构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腊酒:__________

(2)无时:__________

答案:

(1)腊月酿造的酒

(2)随时

二、主旨理解

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什么哲理?

答:比喻困境中蕴含转机,坚持前行就能发现新的出路。

三、表现手法

问:诗中如何通过对比手法增强艺术效果?

答:"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形成视觉与心理的双重对比,突出绝处逢生的惊喜感。

四、情感分析

问: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表面写隐居闲适之乐,深层反映政治失意后寻求精神慰藉的复杂心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