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厨房》金银花原文及赏析免费阅读
本文围绕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下厨房》展开,通过原文、译文、注释及鉴赏,解读诗中描绘的田园生活与哲理思考。读者可从中了解宋代文人笔下的烟火气息与人生体悟。
原文
《下厨房》
宋·杨万里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译文
不要嘲笑农家腊月酿的酒浑浊,
丰收之年他们备足鸡肉猪肉款待客人。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仿佛没有前路,
柳色深绿花光明亮忽然又见一个村庄。
注释
腊酒:农历十二月酿造的酒,古称“腊酒”。
浑:浑浊。此处形容农家自酿米酒的质朴。
足鸡豚(tún):备足鸡肉和猪肉。豚,小猪。
山重水复:山峦重叠,水流迂回。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明艳,形容景色突然明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杨万里退隐江西吉水期间。诗人通过田园生活观察,以农家待客的细节和行路见闻,表达对朴素生活的赞美与人生困境中豁达乐观的态度。
作品解析
1. 结构:前两句写农家待客之诚,后两句转写旅途感悟,由实入虚。
2. 语言:用“浑”“足”等口语化词汇,体现农家质朴;“山重水复”对“柳暗花明”,工整中见变化。
3. 思想:通过饮食与景物的对照,揭示困境中蕴含转机的生命哲理。
4. 艺术:白描手法与象征意象结合,“柳暗花明”成为经典成语。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诗的前两句以农家腊酒、鸡豚待客的细节,展现宋代乡村的淳朴民风。“莫笑”二字暗含对世俗眼光的批判,诗人将浑浊的酒与丰盛的食物并置,暗示物质简陋中蕴含的精神富足。后两句跳出具体场景,以行路体验隐喻人生——看似绝境时,往往暗藏生机。这种由日常上升到哲理的表达,体现了宋诗“即物明理”的特质。
范文二
“山重水复疑无路”以视觉阻隔营造心理压迫感,而“柳暗花明”的突然转折,构成强烈的戏剧性反差。诗人用色彩对比(暗柳与明花)、空间转换(封闭与开朗),构建出中国山水画般的意境。这种艺术处理不仅成就了传世名句,更揭示了宋代文人面对政治困境时,依然保持精神突围的智慧。
考试重点整理
重点字词:腊酒(là jiǔ)、豚(tún)、浑(hún)、缘(yuán)。
文学常识:杨万里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创“诚斋体”。
知识要点:本诗体现宋诗“以俗为雅”“理趣化”特点。
意象意境:柳暗花明象征绝处逢生,山水意象承载人生感悟。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腊酒浑:__________
(2)足鸡豚:__________
答案:
(1)浑浊,指酒质粗糙
(2)备足,准备充分
二、主旨理解
问:后两句诗蕴含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揭示困境中往往蕴含转机,应以乐观态度面对逆境。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本诗与陆游《游山西村》的异同
答案:两诗均描写农家待客,但陆诗侧重风俗记录,杨诗更重哲理升华。
四、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
答:通过色彩明暗对比与空间突变,形成强烈画面感,成语化后成为希望转机的代称。
五、拓展运用
题目:结合现实谈“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启示
答案示例:科研探索或人生抉择中,看似无解时需坚持突破思维定式,方能发现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