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有情既望po》原文及赏析
《确有情既望po》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一首婉约词作,通过对月夜相思之情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词人深婉含蓄的艺术风格。本文将从原文、译文、注释、创作背景等方面进行全面解析,并附鉴赏范文及考试重点整理。
原文
《确有情既望po》
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译文
往昔的月光,不知多少次照着我,在梅树旁吹笛。
唤起美人,不顾清寒去攀折梅花。
如今像何逊般渐渐老去,都忘却了春风般的词笔。
只怪那竹林外稀疏的梅花,冷香飘入华美的席间。
注释
1. 既望:农历十六日
2. 何逊:南朝梁诗人,以咏梅著称
3. 瑶席:华美的座席
4. 香冷:梅花清冷的香气
5. 春风词笔:指年轻时风流倜傥的文采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姜夔晚年,当时词人流寓杭州,生活困顿。词中借咏梅怀旧,抒发人生迟暮之感。姜夔词风清空骚雅,此词可见一斑。
作品解析
1. 结构上采用今昔对比,上阕忆旧,下阕感今
2. 语言清丽含蓄,善用典故
3. 以梅花为意象,寄托身世之感
4. 情感表达委婉深沉,体现婉约词特色
鉴赏范文
范文一
姜夔此词以"月色"起兴,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人生沧桑。上阕追忆当年与美人月下赏梅的雅事,画面清丽动人。"唤起玉人"二句,写尽风流韵致。下阕转入现实,以何逊自比,感叹才情消退。"竹外疏花"的冷香,既是实景,又暗喻人生况味。全词意境清空,情感内敛,体现了姜夔词"清刚醇雅"的艺术特色。
范文二
这首词最动人处在于时空的交错与情感的跌宕。词人将往昔的浪漫与今日的落寞并置,形成强烈反差。上阕的"梅边吹笛"与下阕的"香冷入瑶席"构成鲜明对比,暗示人生境遇的变迁。词中"何逊"典故的运用,既切合咏梅主题,又暗含自伤之意。全词不着一字悲凉,而悲凉之意自现,体现了姜夔词含蓄深婉的独特魅力。
关于《确有情既望po》的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既望(农历十六日)、何逊(南朝诗人)、瑶席(华美的座席)
2. 文学常识:姜夔,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号白石道人
3. 艺术特色:今昔对比、善用典故、意象含蓄
4. 思想情感:人生迟暮之感、怀旧之情
5. 名句赏析:"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词中的意思:
(1)既望:__________
(2)瑶席:__________
答案:
(1)农历十六日
(2)华美的座席
二、主旨理解
问:词中"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词人年华老去、才情消退的感慨,暗含怀才不遇的悲凉。
三、比较鉴赏
题目:《确有情既望po》与李清照《声声慢》在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
答:相同点是都抒发了人生迟暮之感;不同点是姜词含蓄内敛,李词直抒胸臆。姜词通过咏梅寄情,李词则直接描写孤独愁绪。
四、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的艺术特色。
答:此句以景结情,通过"疏花""香冷"的意象,营造清冷孤寂的意境,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的落寞情怀。
五、拓展运用
题目:如何理解"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答:这句词揭示了人生无常、盛年难再的普遍规律,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莫负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