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杜甫《山行》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杜甫《山行》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5-09-06 12:45:01

杜甫《山行》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本文解读杜甫晚年诗作《山行》,通过原文、译文、注释及鉴赏,展现其沉郁顿挫的诗风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原文

《山行》

杜甫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蜿蜒的石径登上秋意萧瑟的山峦,

云雾缭绕的深处隐约可见几户人家。

停下车马只因沉醉于暮色中的枫林,

经霜的枫叶比早春二月鲜花更红艳。

注释

【寒山】深秋时分的山,寒字点明季节特征。

【石径斜(xiá)】斜:古音读xiá,与"家""花"押韵,指山路曲折。

【坐】因为,表原因。

【霜叶】经霜的枫叶,暗喻诗人历经沧桑的生命体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大历四年(769年)秋,杜甫漂泊湖南期间。时值安史之乱后,诗人饱经战乱流离,借山行所见抒发人生感慨。

作品解析

1. 结构:前两句写山行所见远景,后两句聚焦枫林特写,由宏观到微观。

2. 语言:"红于"二字形成强烈对比,将秋叶生命力写得胜过春花。

3. 思想:表面写景,实则寄托诗人虽处暮年仍保持的精神气节。

4. 艺术:末句突破"悲秋"传统,体现杜诗"沉郁中见昂扬"的特色。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诗中"霜叶红于二月花"堪称警句。传统文人多写秋叶凋零,杜甫却着力表现其绚烂。这种反常规的审美,既来自诗人对自然细致的观察,更源于其历经磨难仍不消沉的人格力量。经霜的枫叶成为诗人自身的写照——在生命寒冬中依然保持炽热的赤子之心。

范文二

全诗以朴素语言构建多重对比:寒山与红枫、秋色与春景、远眺与近观。这种对比不仅形成画面张力,更暗含深刻的生命思考。白云深处的山居暗示隐逸之趣,而停车驻足的细节则泄露诗人对尘世的眷恋。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杜甫始终保持着知识分子的担当。

关于《山行》的考试重点整理

1. 字词读音:斜(xiá)、坐(因为)

2. 文学常识:七言绝句,押麻韵

3. 艺术手法:对比(霜叶与春花)、借景抒情

4. 意象分析:寒山(时局)、霜叶(晚节)

5. 意境特征:萧瑟中见壮丽,沉郁中含劲健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坐爱:__________

(2)红于:__________

答案:

(1)因为喜爱

(2)比……更红

二、主旨理解

题目:"霜叶红于二月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通过秋叶与春花的对比,表现诗人虽处逆境仍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白云生处有人家"的妙处

答案:以云雾的流动感衬托山居的静谧,"生"字化静为动,使画面充满生机,暗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