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古诗原文及赏析
本文围绕宋代欧阳修的《小满》一诗展开,解析其农耕意象与人生哲思的结合,提供逐句翻译、创作背景及艺术鉴赏,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中蕴含的时令智慧。
原文
小满
[宋] 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译文
夜莺在翠柳间啼鸣,皎洁的月光照亮夜空。
最喜爱田垄上的麦穗,迎着微风笑看凋落的花瓣。
注释
夜莺啼绿柳:以听觉(啼)与视觉(绿)联动,展现初夏生机。"绿柳"暗喻万物滋长。
皓月醒长空:"醒"字拟人,赋予月光主动唤醒夜空的动感,突出小满时节昼长夜短的特点。
垄头麦:直指节气核心物象,"垄"(lǒng)指田埂,暗示农事观察视角。
笑落红:麦穗拟人化,"笑"与"落"形成生命盛衰的哲学对照,落红典出李煜"林花谢了春红"。
创作背景
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所作。北宋庆历新政失败后,诗人转向田园书写,此诗借小满物候现象,寄托对自然规律的体悟。诗中"垄头麦"的观察,与其《归田录》中记录的农事笔记一脉相承。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色:前两句写全景式自然图景,后两句聚焦具体农物,由面到点形成视觉纵深。
2. 语言艺术:动词"啼""醒""笑"的连续使用,构建动态诗意空间,突破传统节气诗的静态描写。
3. 思想内涵:通过麦穗与落红的意象对比,揭示"小满未满"的节气精髓,暗合儒家"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
鉴赏范文
范文一
欧阳修以政治家眼光捕捉节气深意。诗中"笑落红"三字最见功力,既写麦穗饱满下垂的物理形态,又暗含对繁华易逝的淡然。这种"以物观理"的写法,与其《秋声赋》中"草木无情,有时飘零"的感悟异曲同工,展现北宋文人特有的理性审美。
范文二
全诗暗藏视听交响的韵律美。夜莺啼鸣(听觉)、柳绿月白(视觉)、麦浪风声(触觉),多重感官体验在二十字中完成闭环。这种凝练的时空压缩手法,比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更显克制,体现宋诗"理趣"高于"情韵"的典型特征。
关于《小满》的考试重点整理
文学常识:欧阳修号醉翁,北宋诗文革新领袖,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唐宋八大家"。
关键字词:垄(lǒng)指田埂;落红象征暮春,需注意与"小满"的时令关联。
意象体系:麦穗-农耕文明符号;皓月-永恒时空参照物,二者构成有限生命与无限自然的对话。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醒:__________
(2)落红:__________
答案:
(1)照亮/唤醒
(2)凋谢的花朵
二、主旨理解
题目:"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体现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案:展现顺应自然、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通过麦穗的饱满与落花的凋零对比,诠释"小满即安"的处世哲学。
三、比较鉴赏
题目:对比白居易《观刈麦》与欧阳修此诗在农事描写上的差异
答案:白诗侧重劳动场景实录,具有现实主义色彩;欧诗则提炼物象象征意义,更多体现理趣思考,反映唐宋诗风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