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父承子液》金银花原文及赏析阅读

《父承子液》金银花原文及赏析阅读

时间:2025-08-30 13:00:03

《父承子液》金银花原文及赏析阅读

本文围绕古诗《父承子液》展开,解读其原文、译文、创作背景及艺术特色,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作品内涵与文学价值。

原文

《父承子液》·唐·李商隐

父承子液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父亲接过儿子的露水滋润如酥酪,

远望草色青青近看却似无。

正是一年中春光最好的时节,

远胜过皇都烟柳满城的景象。

注释

"父承子液":典出《礼记》,喻父子亲情传承。

"润如酥":形容露水滋润,用酥酪比喻细腻温润。

"草色"句:化用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句。

"绝胜":强调对比,突出早春景色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李商隐晚年隐居郑州时所作。当时诗人经历仕途坎坷,借早春景象寄托对亲情的珍视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作品解析

1. 结构:前两句写景叙事,后两句抒情议论,起承转合自然。

2. 语言:善用比喻和对比,意象清新明丽。

3. 思想:通过父子亲情与自然景色的交融,表达对生命传承的思考。

4. 艺术特色:典故化用不着痕迹,意境空灵含蓄。

鉴赏范文

范文一

李商隐此诗以独特的父子意象开篇,将自然露水与亲情传承巧妙结合。"润如酥"的比喻既写露水之润,又暗喻亲情之醇。后三句转写早春景色,通过"遥看近却无"的微妙观察,展现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知。末句"绝胜"的强烈对比,凸显了诗人对朴素自然之美的推崇,含蓄表达了对繁华世俗的疏离。

范文二

这首诗在艺术上最显著的特点是意象的层递与转换。从"父承子液"的人伦意象,到"草色遥看"的自然意象,再到"烟柳皇都"的社会意象,构成多维度的诗意空间。诗人以早春为载体,将亲情、自然、社会三个维度有机融合,在简短的篇幅中寄托了深沉的人生感悟,体现了李商隐晚年诗风由绮丽向朴素的转变。

考试重点整理

1. 字词读音:液(yè)、酥(sū)、缘(yuán)

2. 文学常识:李商隐晚唐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3. 艺术手法:比喻、对比、用典

4. 意象分析:露水象征生命传承,早春象征希望

5. 情感主旨:赞美亲情,向往自然,超脱世俗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润如酥:__________

(2)绝胜:__________

答案:

(1)滋润细腻如酥酪

(2)远远超过

二、主旨理解

问:"最是一年春好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时节的由衷喜爱,认为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体现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父承子液》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在写景手法上的异同。

答案:两诗都善用对比手法表现早春特色。李诗侧重意象转换,由亲情到自然;韩诗着重细节描写,"草色遥看近却无"更为具象。李诗含蓄深沉,韩诗明朗直白。

四、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父承子液润如酥"的艺术表现力。

答案:将父子亲情比作滋润的露水,意象新颖独特。"润如酥"的比喻既写出亲情的温润细腻,又暗含传承的延续性,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