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唐】李白《赠汪伦》全诗原文、注释和赏析

【唐】李白《赠汪伦》全诗原文、注释和赏析

时间:2025-09-08 17:57:01

【唐】李白《赠汪伦》全诗原文、注释和赏析

《赠汪伦》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赠别诗,以朴素语言表达深厚友情,展现了李白豪放洒脱的性格与真挚情感。本文将从原文、译文、创作背景、作品解析等多角度深入解读这首诗。

原文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乘船即将远行,

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声。

桃花潭水纵有千尺之深,

也比不上汪伦送别我的情意深厚。

注释

踏歌声:用脚踏地打拍子唱歌,古代民间送别的一种方式。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传说因两岸多桃树而得名。

不及:比不上,不如。

深千尺:夸张手法,极言潭水之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年),李白漫游泾县时。汪伦是当地豪士,曾以"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相邀,李白欣然前往。离别之际,汪伦踏歌相送,李白感其情谊,写下这首千古名作。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点: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由实入虚,自然流畅。

2. 语言风格:明白如话,不加雕饰,却蕴含深情。

3. 艺术手法:运用对比(潭水之深与情谊之深)、夸张(深千尺)增强表现力。

4. 情感表达:以浅显语言道出真挚友情,展现李白重情重义的一面。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赠汪伦》以极简笔墨勾勒出感人至深的送别场景。首句"将欲行"三字暗示离别在即,次句"忽闻"二字写出意外之喜。后两句的比喻看似夸张,实则贴切自然。全诗不着一个"情"字,却处处见情,体现了李白诗歌"清水出芙蓉"的艺术特色。

范文二

这首诗展现了李白诗歌的另一面:在豪放飘逸之外的真挚淳朴。诗中"踏歌"的细节描写,生动再现了唐代民间送别风俗。末二句的对比,既是对汪伦情谊的赞美,也暗含诗人对真挚友情的珍视。这种平实中见深情的表达方式,正是此诗历久弥新的魅力所在。

关于《赠汪伦》的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踏歌(tàgē)、不及(bùjí)

2. 文学常识: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代表

3. 艺术手法:夸张、对比

4. 意象意境:桃花潭水(深情厚谊的象征)

5. 情感主旨:歌颂真挚友情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踏歌:__________

(2)不及:__________

答案:

(1)用脚踏地打拍子唱歌

(2)比不上

解析:要结合诗句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二、主旨理解

问:"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通过夸张手法,将潭水之深与友情之深作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汪伦深厚情谊的感激与赞美。

解析:这两句是抒情名句,体现了李白诗歌善用夸张的特点。

三、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忽闻岸上踏歌声"一句的表达效果。

答:生动描写了送别场景,"忽闻"二字写出意外惊喜,使画面充满动感和音乐美,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解析:此句是叙事向抒情的过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