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关于小满的诗:5首流传千年的节气名篇

关于小满的诗:5首流传千年的节气名篇

时间:2025-09-15 16:00:03

关于小满的诗:5首流传千年的节气名篇

小满的熏风掠过麦浪,天地间便弥漫着将熟未熟的清甜。这个盈而未溢的节气,自古被诗人赋予独特的哲学意味——既有对丰饶的期许,又有对节制的咏叹。五首千年绝唱,恰似五粒饱含文心的麦穗,在时光的田垄上低垂。

1、《小满》

欧阳修〔宋代〕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欧阳修以简净笔墨勾勒出小满三昧:绿柳、皓月、麦浪、落红,四种意象交织成夏初特有的明净与丰腴。夜莺啼鸣与麦浪"笑"声的拟人化处理,暗含对生命力的礼赞。末句"迎风笑落红"尤为精妙,既点明小满时节春花凋零的自然规律,又以麦穗的昂扬姿态展现时序更迭的从容。全诗未着"小满"二字,却透过物候变化传递出"小得盈满"的节气精髓。

2、《小满日口号》

李郢〔唐代〕

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

田家私黍稷,方伯问蚕丝。

杏麦修镰钐,錋瓜竖棘篱。

向来看苦菜,独秀也何为?

李郢此诗罕见地记录唐代小满农事全景。首联以"靡草衰"反衬阳气充盈,暗合《月令》"靡草死"的记载。中两联工笔描绘农忙景象:修镰以备收割,竖篱以待瓜熟,而"方伯问蚕丝"更揭示蚕桑业在唐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尾联转向苦菜意象,既呼应《诗经》"采苦采苦"的农耕记忆,又以"独秀"之问赋予节气哲思——在万物丰茂时节,苦菜的孤傲恰似文人守拙的精神写照。

3、《四月二日与黄观澜员外泛舟过小满》

杨万里〔宋代〕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杨万里以"诚斋体"特有的清新捕捉小满神韵。前两句铺陈四种果物,用"金黄""雪白"的明快色调构成视觉盛宴,而"肥""稀"的精准形容词则暗藏农事观察。后两句转入静谧意境:漫长的白昼里,农人忙于田间,唯有昆虫的翩跹点缀着篱落,这种"无人之景"反而更强烈地传递出小满时节的生命律动。全诗看似白描,实则以疏密相间的构图,完成对"万物小得盈满"的诗意诠释。

4、《小满后偶书》

方回〔元代〕

小满初过上簇迟,落山肥茧白于脂。

费他三幼占风色,老我一生能几时。

方回将个人迟暮之感融入节气观察。首句"上簇迟"指蚕农错过最佳结茧时机,暗喻人生际遇的错位。第二句"白于脂"的夸张比喻,既展现元代丝织业的繁荣,又反衬诗人年华不再的怅惘。后两句突发奇想:蚕农需三次占卜风向才能确保收成,而人生能有几次重来?这种将农事经验升华为生命哲思的手法,使这首七绝成为节气诗中少见的存在主义文本。

5、《小满》

左河水〔当代〕

江南沃野过插秧,江北麦麸便灌浆。

西子湖边春笋老,东瀛岛上蚯蚓忙。

左河水以现代地理视角重构小满意象。四句分写江南、江北、西湖、东瀛四地物候,构成宏阔的时空画卷。"插秧"与"灌浆"的农事对照,揭示中国南北气候差异;"春笋老"与"蚯蚓忙"的细节捕捉,则赋予传统节气现代生态意识。尤其"东瀛岛"的纳入,既体现全球化视野,又暗合《汲冢周书》"小满之日蚯蚓出"的古老智慧,堪称古典节气精神的当代转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