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言文> 【古文】《徐志摩《陌上花开》》原文

【古文】《徐志摩《陌上花开》》原文

时间:2025-11-20 16:03:25

【古文】《徐志摩《陌上花开》》原文与鉴赏

引导语:徐志摩的《陌上花开》以细腻笔触描绘春日田园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展现了新诗自由灵动的语言特色。

原文

《陌上花开》

徐志摩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蚕眠桑叶稀,麦秀晚风微。

译文

田间小路上野花盛开,你可以慢慢归来了。

农夫扛着锄头走来,相遇时亲切交谈。

蚕儿安眠桑叶稀疏,麦穗吐秀晚风轻拂。

注释

陌上:田间小路。"陌"指东西向田间小道。

荷锄:扛着锄头。"荷"读作hè,意为扛、担。

蚕眠:蚕在生长过程中要经历四次休眠蜕皮。

麦秀:麦子抽穗开花。"秀"是植物抽穗开花的专用词。

创作背景

1924年春天,徐志摩在浙江海宁老家养病期间创作。当时诗人经历了与林徽因情感纠葛,又面临与张幼仪离婚的社会压力,在乡居生活中寻找心灵慰藉。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点:全诗六句,分三个画面,由远及近,由景及人。

2. 语言特色:采用白话口语,保留"矣""依依"等文言虚词,新旧交融。

3. 艺术手法:以"花开"起兴,用"蚕眠""麦秀"暗示时节流转。

4. 思想内涵: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对自然淳朴生活的向往。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诗中"缓缓归"三字最见匠心。既是对行人的温柔叮嘱,又暗含诗人自己的生命态度。徐志摩将古诗典故化为现代白话,吴越王钱镠"陌上花开"的典故被赋予新意。田间相遇的农夫不是传统诗歌中的点缀,而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体现了新诗的人文关怀。

范文二

末二句的物候描写极具张力。"蚕眠"静态内敛,"麦秀"动态舒展,形成鲜明对比。晚风的"微"与桑叶的"稀"相呼应,营造出空灵意境。这种细腻观察来自诗人对乡居生活的真切体验,不同于古代田园诗的程式化描写,展现出新诗写实的一面。

考试重点整理

重点字词:陌(mò)、荷(hè)、秀(xiù)

文学常识:此诗体现新月派"理性节制情感"的主张

意象分析:"花开"象征希望,"晚风"暗示时光流逝

艺术特色:白描手法、虚实相生、以动衬静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陌上:田间小路

(2)依依:亲切交谈的样子

二、主旨理解

问:诗中"蚕眠桑叶稀,麦秀晚风微"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答:通过蚕眠、麦秀等典型春景,营造出宁静恬淡的田园氛围,展现万物生长的自然韵律。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徐志摩《陌上花开》与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异同

答案:同:都描写田园生活,表达归隐之志。异:陶诗侧重官场与田园对比,徐诗更关注自然细节;陶诗古朴凝重,徐诗清新灵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