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原文和鉴赏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原文和鉴赏

时间:2025-08-11 13:23:05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深度解析

宋代词人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以婉约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本文将通过原文呈现、白话翻译、逐句注释、创作背景及多角度鉴赏,带您领略这首千古名作的艺术魅力。

原文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译文

久久倚靠在高楼栏杆上,微风轻柔拂面。极目远望,春日的愁思从遥远天际暗暗升起。夕阳余晖中草色朦胧如烟,默默无言谁能领会我凭栏的心意?

本想放纵狂饮一醉方休,举杯高歌时,勉强作乐反而更觉无趣。衣衫日渐宽松却始终不悔,宁愿为她消瘦得容颜憔悴。

注释

【伫倚危楼】伫(zhù):长时间站立。危楼:高楼。开篇以静态画面营造孤寂氛围。

【黯黯生天际】黯黯(àn):昏暗貌。春愁如暮色般从天地交接处弥漫,化抽象为具象。

【疏狂图一醉】疏狂:狂放不羁。通过饮酒行为反衬愁绪难消。

【衣带渐宽】化用《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以身体消瘦具象化思念程度。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柳永科举落第后漫游江南时期。当时词人寄情秦楼楚馆,与歌妓交往密切。作品中"伊人"可能指某位红颜知己,亦可能寄托其仕途失意的苦闷。北宋城市经济繁荣的背景,使词中既有文人雅趣又兼具市井气息。

鉴赏

时空交织的愁绪图谱

上阕构建了由近及远的立体空间:近处危楼独倚,中景草色烟光,远景愁生天际。时间上则从白昼延续到"残照",暗示愁思的绵长。这种时空铺排使抽象情感获得具象载体,尤其"黯黯"二字以视觉黯淡表现心理阴郁,与李白"暝色入高楼"异曲同工。凭栏无言的细节,精准捕捉了孤独者欲诉无人的典型情境。

矛盾行为的深情告白

下阕通过"拟醉"与"强乐"的矛盾行为,展现挣扎于逃避与面对之间的心理拉锯。最终"终不悔"的决绝表态,使情感张力达到顶峰。衣带渐宽的身体变化,成为衡量感情深度的标尺。这种"以形写神"的手法,比直抒胸臆更具感染力。典故化用不露痕迹,将古诗中的游子意象转化为爱情宣言,体现婉约词的含蓄特质。

关于《蝶恋花》的考试重点整理

【重点字词】伫(zhù)倚、黯(àn)黯、疏狂、强(qiǎng)乐、消得

【文学常识】柳永为北宋婉约派代表,创制慢词长调,此词双调六十字属中调

【艺术手法】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直抒胸臆与含蓄表达结合

【意象体系】危楼(孤独)、草色(离愁)、酒(消愁)、衣带(思念)

【情感主旨】表现执着无悔的爱情观,亦可延伸为对理想追求的隐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