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什么意思全诗出处赏析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什么意思全诗出处赏析

时间:2025-09-17 14:38:02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全诗出处赏析

引导语:本文解析北宋词人秦观《鹊桥仙》名句,揭示其超越时空的爱情观,涵盖原文、翻译、创作背景及艺术特色分析。

原文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

纤薄的云彩变幻精巧,流星传递着离愁,银河遥远悄悄渡过。

在秋风白露中一次相逢,就胜过人间无数次的相聚。

缠绵的情意如流水,相会的时光似梦境,怎忍心回头看鹊桥归路。

若两人的感情永恒长久,又何必在乎每日朝夕相伴。

注释

纤云弄巧:纤薄的云彩编织巧妙图案,暗喻织女手艺。

银汉迢迢:银河遥远辽阔,"迢迢"(tiáo tiáo)形容距离遥远。

金风玉露:秋风和白露,指七夕时节。"金风"即秋风,"玉露"指晶莹露水。

忍顾:怎忍回头看,"顾"为回头看之意。

朝朝暮暮:典出宋玉《高唐赋》,指每日每夜的相处。

创作背景

秦观仕途坎坷,被贬郴州途中创作此词。北宋党争激烈,词人借牛郎织女故事抒发对真挚情感的向往,暗含对现实政治环境的疏离感。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征: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五句,采用"景-情-理"三重递进。

2. 语言艺术:"弄""传""度"等动词使静态星云具动态美,"水""梦"比喻强化情感张力。

3. 思想突破:颠覆传统七夕词的哀怨基调,提出"质量胜于数量"的爱情哲学。

4. 艺术对比:上片写天上相逢之珍贵,下片写人间离别之豁达,形成张力。

鉴赏范文

范文一

秦观将天文现象人格化,"纤云弄巧"既是织女技艺的隐喻,又是词人艺术匠心的投射。全词通过星象变化构建时空坐标系,在浩瀚宇宙中定位人类情感的坐标。结尾两句以反诘句式完成从具体叙事到抽象哲思的飞跃,使个人情感体验升华为普遍价值命题。

范文二

词作体现北宋士大夫的精神困境与超越。表面写爱情,深层反映知识分子在政治漩涡中的生存智慧。"金风玉露"的清洁意象,暗喻不与世俗同流的高洁品格。将被迫分离的无奈,转化为精神契合的自觉追求,展现了中国文人"化困厄为超越"的思想传统。

关于《鹊桥仙》的考试重点整理

1. 文学常识:秦观属"苏门四学士",此词是婉约派代表作。

2. 关键字词:迢(tiáo)、鹊(què)、朝(zhāo)暮。

3. 典故出处:"朝朝暮暮"典出《高唐赋》,"鹊桥"源自《风俗通》。

4. 意象体系:云、星、露为自然意象,桥、路为人文意象。

5. 意境特征:空灵超逸中见深沉,哀而不伤,怨而不怒。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词中的意思:

(1)暗度:__________

(2)忍顾:__________

答案:

(1)悄悄渡过

(2)怎忍回头看

二、主旨理解

题目:"两情若是久长时"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

答案:强调精神契合重于形体相伴,主张超越时空限制的永恒之爱。

三、表现手法

题目:分析"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修辞效果。

答案:用流水喻情之绵长,以梦境比相聚之短暂,虚实相生中强化了七夕相会的珍贵与虚幻。

四、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秦观《鹊桥仙》与白居易《长恨歌》爱情观的异同。

答案:同:都赞美忠贞不渝的爱情。异:白诗追求生死相守,秦词主张心灵永恒;白诗具现实批判性,秦词富哲学超越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