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大暑节气诗词大全精选

大暑节气诗词大全精选

时间:2025-09-17 12:00:02

大暑节气诗词大全精选

大暑的骄阳炙烤大地,蝉鸣声穿透浓荫,古人以诗笔为扇,掬一捧炎夏的流光。这些诗行间蒸腾着暑气,也沉淀着对自然的敬畏与生活的智慧。从杜牧笔下荷塘的清凉,到陆游诗中农事的艰辛,每一首都如青铜冰鉴般,封存着千年前的节气记忆与文人雅趣。

1、《大暑》

曾几〔宋代〕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此诗以简淡笔墨勾勒大暑时节的典型景象。开篇"赤日""清风"二句直击酷暑特征,日光之烈与凉风之稀形成强烈对比。诗人以"经书枕籍""瓜李浮沉"的闲适姿态应对炎夏,展现宋代文人"心静自然凉"的处世哲学。后四句通过"兰若""茅茨"的幽深意象,营造出避世消暑的意境。末句"惜分阴"暗含对光阴易逝的感慨,使全诗在节气描写中升华出人生哲思。

2、《销夏》

白居易〔唐代〕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白乐天此作堪称古人消暑指南。诗人提出"端居""心静""室空"三大法门,将物理空间的清凉与精神境界的超脱完美融合。"无长物"与"有清风"的对照,体现道家"虚室生白"的智慧。颈联"热散""凉生"二句,以因果句式揭示心静自然凉的真谛。尾联"身自得"三字,道出诗人超越俗世炎凉的豁达胸襟。全诗语言平易却意境深远,展现唐代士大夫的生活美学。

3、《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司马光〔宋代〕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司马温公此诗以独特视角观照大暑。前两联运用"老柳蜩螗""荒庭熠燿"等密集意象,渲染夏夜闷热与萤火飞舞的冲突美感。"苦暑"与"惊秋"的时间错位感,暗含对自然规律敏锐观察。后两联笔锋陡转,通过"濯寒水""梳白头"的纤敏动作,展现士大夫夜不能寐的燥热与孤寂。末句"束带谒公侯"的无奈,折射出宋代官员的仕途压力,使节气诗承载更深刻的社会内涵。

4、《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黄庭坚〔宋代〕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山谷道人此作将暑热与艺术审美巧妙结合。起句"蕲竹""水底龙"的比喻,既写笛声清越又如水波清凉,双关手法精妙。"玉人月明"的意象延续唐代笙箫弄月的传统,营造出超现实的清凉幻境。后两句以"洗秋空热""霜天落叶"的奇特意象,将笛声的降温效果具象化,体现宋诗"以故为新"的特色。全诗通过通感手法,使音乐成为消解暑气的精神良方。

5、《夏日田园杂兴》

范成大〔宋代〕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石湖此诗展现大暑时节的农事图景。前两句以"昼耘夜绩"的紧凑节奏,突出农家"抢季节"的辛劳。"各当家"三字道出宋代小农经济的家庭分工。后两句笔触转向童趣,"桑阴种瓜"的细节,既符合节气物候特征,又暗含农耕文明代际传承的深意。全诗以白描手法记录田家生活,没有直接写暑热,却通过劳动场景侧面反映"暑日倍忙"的乡村现实,体现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