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长恨歌》原文与赏析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融合历史与想象,展现了帝王爱情的绚烂与幻灭。读者可通过本文了解原文、译文、创作背景及艺术特色,深入体会诗歌的叙事魅力与情感张力。
原文
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节选)
译文
唐玄宗偏爱美色,渴望绝代佳人,统治天下多年却未能如愿。
杨家有位女儿刚刚长大,养在深闺中无人知晓。
天生美貌无法埋没,终被选入宫中侍奉君王。
她回眸一笑千娇百媚,六宫嫔妃黯然失色。
……(节选)
注释
汉皇重色思倾国:以汉代唐,暗指唐玄宗。倾国,指绝色女子。
御宇多年求不得:御宇,统治天下。求不得,未能如愿。
回眸一笑百媚生:通过细节描写突出杨贵妃的动人姿态。
六宫粉黛无颜色:六宫,后宫。粉黛,代指嫔妃。无颜色,黯然失色。
创作背景
白居易创作《长恨歌》时任职盩厔县尉,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谈及唐玄宗与杨贵妃旧事,有感而发。诗中既包含历史事实,又融入民间传说,形成独特的叙事风格。
作品解析
1. 叙事结构:全诗以时间顺序展开,从相遇、宠幸到死别、寻仙,情节完整,跌宕起伏。
2. 语言特色:多用对仗与比喻,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形象生动。
3. 思想内涵:既批判玄宗沉溺美色误国,又同情其爱情悲剧,体现复杂的历史观。
鉴赏范文
范文一
《长恨歌》以宏大的历史背景为依托,将帝王爱情与政治兴衰紧密结合。白居易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杨贵妃的美貌与玄宗的痴情,如“回眸一笑百媚生”,仅用七字便勾勒出绝世风姿。后半部分转入悲剧,马嵬坡之变后,玄宗对贵妃的思念与仙界寻访的幻想,使诗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范文二
诗中“六宫粉黛无颜色”一句,以对比手法突出杨贵妃的非凡魅力。白居易并未简单地将安史之乱归咎于女性,而是通过玄宗的视角展现爱情的毁灭性力量。结尾“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以民间传说收束,强化了爱情的永恒主题,超越了历史叙事的局限。
关于《长恨歌》的考试重点整理
重点字词:倾国(绝色女子)、御宇(统治天下)、粉黛(嫔妃)。
文学常识:白居易,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长恨歌》属叙事长诗。
意象意境:“比翼鸟”“连理枝”象征生死不渝的爱情。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御宇:__________
(2)粉黛:__________
答案:
(1)统治天下
(2)代指后宫嫔妃
二、主旨理解
题目:《长恨歌》如何体现爱情与政治的矛盾?
答案:通过唐玄宗因宠爱杨贵妃荒废朝政,最终引发安史之乱,揭示个人情感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三、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艺术效果。
答案:以民间传说表达生死相随的愿望,语言质朴而深情,强化了悲剧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