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司马迁《陈涉世家》原文翻译及赏析

司马迁《陈涉世家》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5-09-16 15:38:01

司马迁《陈涉世家》原文翻译及赏析

《陈涉世家》是《史记》中的名篇,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陈胜、吴广的事迹。文章通过生动的叙事和人物刻画,展现了秦末社会矛盾激化的历史背景,以及底层民众反抗暴政的勇气与智慧。

原文

《陈涉世家》

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

陈胜年轻时,曾和别人一起受雇耕田,他停下耕作走到田埂上,感慨了很久,说:"如果将来富贵了,不要互相忘记。"

一起受雇的人笑着回答说:"你只是个受雇耕田的,哪来的富贵呢?"

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注释

1. 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

2. 佣耕:受雇为人耕种。

3. 垄:田埂。

4. 怅恨:失意、怨恨。

5. 燕雀:比喻目光短浅的人。

6. 鸿鹄(hóng hú):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创作背景

秦朝末年,统治者横征暴敛,徭役繁重,百姓苦不堪言。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率领九百戍卒在大泽乡起义,揭开了反抗暴秦的序幕。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为陈胜立传,体现了对其历史地位的重视。

作品解析

1. 叙事结构:文章采用线性叙事,从陈胜的出身到起义过程,再到失败结局,脉络清晰。

2. 人物刻画: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陈胜不甘平庸、志向远大的形象。

3. 语言特色:简洁有力,善用对比和比喻,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经典表述。

4. 思想内涵:反映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平等思想,体现了司马迁对平民英雄的赞赏。

鉴赏范文

范文一

《陈涉世家》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司马迁通过"辍耕之垄上"的细节,以及"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豪言壮语,将一个胸怀大志的农民领袖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这种写法既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又为后文的起义埋下伏笔,体现了高超的叙事技巧。

范文二

文章中的"苟富贵,无相忘"一句,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这句话反映了底层人民对改变命运的渴望,也暗示了陈胜起义的群众基础。司马迁通过这一细节,揭示了秦末社会矛盾激化的深层原因,展现了他作为史学家的深刻洞察力。

关于《陈涉世家》的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与读音:鸿鹄(hóng hú)、辍(chuò)耕、垄(lǒng)上

2. 文学常识:《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

3. 知识要点: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4. 意象意境:"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运用比喻手法,形成鲜明对比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辍耕:__________

(2)太息:__________

答案:

(1)停止耕作

(2)长叹

解析: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二、主旨理解

1、问:"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现了陈胜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表现了陈胜不甘平庸、志向远大的性格特点。

解析: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雄心壮志。

三、比较鉴赏

题目:《陈涉世家》与《项羽本纪》在人物刻画上有何不同?

答案:《陈涉世家》侧重表现平民英雄的崛起,《项羽本纪》则着重描写贵族英雄的悲剧命运。前者语言质朴,后者气势恢宏。

解析:两篇传记体现了司马迁对不同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

四、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苟富贵,无相忘"在文中的作用。

答:这句话既表现了陈胜的朴素情感,又暗示了农民起义的群众基础,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解析:简单的话语中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五、拓展运用

题目:如何理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现实意义?

答案示例:这句话体现了平等思想,启示人们命运并非天生注定,激励人们通过奋斗改变命运。

解析:要注意结合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进行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