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用玉器养大的公主么么》原文及赏析

《用玉器养大的公主么么》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5-08-30 10:45:01

《用玉器养大的公主么么》原文及赏析

引导语:本文解析南朝宫廷佚名诗作《用玉器养大的公主么么》,通过原文、译文、创作背景与艺术鉴赏,揭示贵族少女的成长困境与时代隐喻。

原文

《用玉器养大的公主么么》 南朝·佚名

琼琚裹素手,玦佩响空廊。

未识人间苦,先闻玉骨香。

金笼囚凤鸟,锦帐锁春光。

莫问归期事,深宫日月长。

译文

美玉包裹着洁白的手腕,玉佩在空荡的走廊叮当作响。

还不懂得人间疾苦,先浸染了玉器的冷香。

黄金笼中关着凤凰,锦绣帷帐困住了春天。

不必询问何时能离开,深宫里的岁月永远漫长。

注释

琼琚(qióng jū):美玉雕琢的腕饰,象征贵族身份。

玦佩(jué pèi):环形有缺口的玉佩,暗喻人生残缺。

玉骨香:双关语,既指玉器沁人冷香,又讽喻不谙世事的娇贵。

金笼囚凤:化用《庄子·秋水》"非梧桐不止"典故,反写凤凰失去自由。

日月长:南朝乐府常用意象,表现宫廷生活的凝滞感。

创作背景

南朝梁代宫廷盛行"咏物诗",此诗表面描写公主生活,实则影射梁武帝长女永兴公主被政治联姻所困的遭遇。据《南史》载,该公主"性慧黠,好读书",却被迫嫁予北朝降将,终年郁郁。

作品解析

1. 结构:前四句铺陈奢华表象,后四句揭示残酷本质,形成强烈反差。

2. 语言:善用器物意象群(琼琚、玦佩、金笼),构成物质与精神的囚笼隐喻。

3. 思想:通过"未识-先闻"的倒置逻辑,批判贵族教育对人性的异化。

4. 艺术:结尾"日月长"三字以平淡语写极致孤独,继承汉乐府"怨而不怒"传统。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这首诗的精妙处在于器物符号的转喻运用。玉器既是身份象征,又是精神枷锁的物化表现。"玉骨香"的嗅觉描写尤为残酷——公主尚未接触真实世界,先被宫廷规训出冰冷的体香。诗人用"金笼囚凤"颠覆传统凤凰意象,黄金的贵重与囚禁的残酷形成悖论,暗示南朝贵族在精致牢笼中的集体困境。

范文二

深宫时间感的塑造体现南朝诗学特质。"日月长"不是物理时间的延长,而是心理时间的凝固。走廊的"空"与玉佩的"响"构成声画对位,愈显孤寂。值得注意的是"未识人间苦"的表述方式——不是"不知",而是"未识",暗示公主终将面对残酷现实,此刻的纯真更显悲剧性。

考试重点整理

1. 关键字词:琼琚(qióng jū)、玦佩(jué pèi)、玉骨香(双关修辞)

2. 文学常识:南朝咏物诗特点、梁代宫廷文化、《南史》史料价值

3. 意象体系:玉器(禁锢)、凤鸟(理想)、春光(自由)的象征关系

4. 艺术手法:视听通感运用、典故反用、乐府句式改造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未识:__________

(2)锁:__________

答案:

(1)还没有体验过

(2)禁锢

解析:"未识"强调经验缺失而非认知不足,"锁"字将抽象禁锢具象化。

二、主旨理解

问:"金笼囚凤鸟,锦帐锁春光"表达了什么深层含义?

答:通过贵重器物与自然意象的冲突,揭示南朝贵族表面奢华实则丧失自由生存状态的矛盾。

解析:两句均采用"精美容器+生命意象"结构,体现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批判视角。

三、比较鉴赏

题目:本诗与李商隐《宫辞》在表现宫怨主题时手法有何不同?

答案:本诗借物喻人,通过玉器、金笼等器物符号间接抒情;《宫辞》则直写"十二楼中尽晓妆",以行为细节表现苦闷。

解析:南朝诗重象征,晚唐诗重白描,反映不同时代的审美取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