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寒夜客来茶当酒》什么意思全诗出处赏析

《寒夜客来茶当酒》什么意思全诗出处赏析

时间:2025-09-06 20:30:02

《寒夜客来茶当酒》全诗出处赏析

本文解读南宋诗人杜耒的《寒夜》,剖析诗中"以茶代酒"的隐逸情怀与宋代文人生活美学,提供逐句翻译、创作背景及艺术鉴赏。

《寒夜》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译文

寒冷的夜晚有客来访,我用清茶代替美酒招待。

竹炉上煮着沸腾的茶水,炉火刚刚泛起红光。

窗前的月光与平日并无二致,

只因有了梅花的映衬,便显得格外不同。

注释

"茶当酒":体现宋代文人清雅之风,以茶代酒既显简朴,又含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深意。

"竹炉":宋代特有茶具,竹制炉身配陶制火膛,彰显文人雅趣。

"才有梅花":梅花在寒冬绽放,象征高洁品格,此处化用林逋"梅妻鹤子"典故。

创作背景

南宋嘉定年间,杜耒隐居江西临川。时值党争激烈,文人多避世自保。此诗作于雪夜友人到访之际,反映宋代文人在政治高压下的精神寄托——将日常生活诗化,在茶道、梅韵中寻求超脱。

作品解析

1. 结构艺术:前两句写实,后两句写意,由物质层面的茶事转向精神层面的审美。

2. 意象组合:"寒夜-茶-竹炉-梅花"构成冷寂中的温暖意境,体现宋诗"平淡中见奇崛"的特质。

3. 思想内涵: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文人"不以物役"的精神追求与"格物致知"的哲学思考。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诗中"茶当酒"三字堪称宋人生活美学的凝练表达。不同于唐代的豪饮,宋代文人更崇尚清茶淡话的交往方式。竹炉的红火与寒夜的冷寂形成冷暖对照,而梅花意象的突然介入,将物理空间升华为精神空间。这种"即事见理"的手法,正是宋诗理趣的典型体现。

范文二

末二句的审美突变值得玩味。诗人用"寻常"与"不同"制造认知反差,揭示审美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梅花在此不仅是自然物象,更是文人品格的对象化。全诗以茶事起兴,以梅韵收束,完成从物质到精神、从世俗到超逸的境界提升,暗合理学"即物穷理"的思维路径。

考试重点整理

1. 关键字词:汤沸(tāng fèi,水沸腾)、竹炉(zhú lú,宋代茶具)

2. 文学常识:杜耒属"江西诗派",此诗体现该派"点铁成金"的创作主张

3. 意象体系:寒夜(孤寂)、茶(清雅)、梅花(坚贞)构成的意境群

4. 艺术手法:白描与象征的结合,日常细节的哲理化处理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当:__________

(2)才:__________

答案:

(1)代替

(2)仅仅因为

二、主旨理解

问:诗中"才有梅花便不同"表达了怎样的审美观念?

答:揭示审美活动中主体心境对客体的再造功能,强调精神境界能改变对寻常事物的认知,体现宋人"万物静观皆自得"的哲学思想。

三、比较鉴赏

题目:《寒夜》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在表现文人生活情趣上有何异同?

答案:同:都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文人雅趣。异:杜诗侧重隐逸超脱,陆诗暗含仕途失意;杜诗意象清冷,陆诗笔调明快。

四、拓展运用

题目:结合"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谈谈审美体验的主观性。

答案示例:这句诗形象说明审美活动是主客观的统一。同样的月光因梅花介入产生新意境,启示我们:培养审美能力需要丰富精神储备,才能在日常中发现诗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