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什么意思全诗出处赏析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什么意思全诗出处赏析

时间:2025-09-22 13:00:02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全诗出处赏析

杜甫《旅夜书怀》一诗以孤舟夜泊为背景,抒发晚年漂泊、壮志难酬的悲愤。诗中“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二句,以反诘语气道出对命运的不平,语言凝练而情感深沉。

原文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译文

微风吹拂岸边的细草,孤舟夜泊,桅杆高耸。

繁星低垂,原野辽阔;月光随江水奔涌。

名声岂能因文章显赫?官职本该因老病辞休。

漂泊无依像什么?恰似天地间一只沙鸥。

注释

1. **危樯(qiáng)**:高耸的桅杆。“危”形容高而险,暗示孤独无依。

2. **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更显原野空旷,反衬诗人渺小。

3. **名岂文章著**:反诘句,暗含愤懑。杜甫以诗名世,却认为文章未能实现政治抱负。

4. **飘飘何所似**:以“沙鸥”自喻,写尽漂泊无定的凄凉。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杜甫辞去严武幕府职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晚年贫病交加,理想破灭,诗中“老病休”既是实写,亦含对朝廷弃用的怨愤。

作品解析

1. **结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景中寓情,“星垂”“月涌”的壮阔反衬个人孤寂。

2. **语言**:炼字精准,“垂”“涌”动态感极强;“岂”“应”虚词强化反问语气。

3. **思想**:揭露才士不遇的普遍困境,末句“沙鸥”意象成为杜甫晚年的精神图腾。

鉴赏范文

范文一

杜甫此诗以“细草”“孤舟”起笔,勾勒出凄清之境。颔联“星垂平野阔”二句,气象雄浑却暗含孤独,为后文抒情铺垫。颈联反语自嘲,表面认命,实则愤懑难平。尾联“沙鸥”之喻,将个体命运置于广袤天地间,悲凉中见超脱。全诗以景衬情,沉郁顿挫,堪称杜诗五律典范。

范文二

“名岂文章著”一句,道尽古代文人的集体困境。杜甫以诗名传世,却始终怀抱“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诗中“岂”“应”二字,表面自解,实则尖锐批判统治者埋没人才。末句沙鸥意象,既写实又象征,天地之大与生命之微形成强烈反差,赋予全诗哲学深度。

关于《旅夜书怀》的考试重点整理

1. **字词读音**:危樯(qiáng)、飘飘(piāo)。

2. **文学常识**:杜甫晚年代表作,反映“沉郁顿挫”诗风。

3. **意象分析**:“沙鸥”象征漂泊无依,与“孤舟”“细草”构成羁旅意境。

4. **情感主旨**:抒发怀才不遇之悲与孤寂飘零之痛。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危樯:__________

(2)著:__________

答案:

(1)高耸的桅杆

(2)显赫

二、主旨理解

题目:“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以沙鸥自比,抒写晚年漂泊无依、孤独渺小的悲凉心境,隐含对命运不公的控诉。

三、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艺术特色。

答案:用“垂”“涌”二字化静为动,展现天地壮阔与江流奔涌,以宏大反衬个人渺小,景中寓情。

四、拓展运用

题目:如何理解“名岂文章著”的现实意义?

答案示例:才华未必能转化为现实成就,批判社会评价体系的不公,启示个体需平衡理想与现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