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言文> 《干将莫邪》原文及翻译

《干将莫邪》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5-09-10 11:38:01

《干将莫邪》原文及翻译

《干将莫邪》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传说故事,讲述了铸剑师干将、莫邪夫妇为楚王铸剑的悲壮经历。本文包含原文、译文、创作背景及鉴赏,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经典作品。

原文

《干将莫邪》

(选自《搜神记》)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

王怒,欲杀之。

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

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

汝若生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

王大怒,使相之。

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

王怒,即杀之。

译文

楚国的干将、莫邪夫妇为楚王铸造宝剑,历时三年才完成。

楚王发怒,想要杀死他们。

宝剑有雌雄两把,当时莫邪怀孕即将生产。

干将对妻子说:“我为楚王铸剑,三年才完成,楚王发怒,我去见他必定被杀。

如果你生下男孩,等他长大后,告诉他:‘出门望向南山,松树长在石头上,剑就在树的背后。’”

于是干将带着雌剑去见楚王。

楚王非常愤怒,命人检查宝剑。

发现剑有两把,一雄一雌,干将只带来了雌剑。

楚王大怒,立即杀死了干将。

注释

干将、莫邪:古代传说中的铸剑师夫妇,后成为宝剑的代称。

重身:怀孕。

相之:检查宝剑。

雌来雄不来:干将只带来雌剑,未带雄剑,激怒了楚王。

创作背景

《干将莫邪》出自东晋干宝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故事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对工匠的残酷压迫,以及人民反抗暴政的精神。干将莫邪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忠贞与复仇的象征。

作品解析

1. 结构:故事以铸剑为线索,分为铸剑、托付、复仇三个部分,情节紧凑。

2. 语言:简洁有力,对话生动,体现了志怪小说的特点。

3. 思想:歌颂了工匠的技艺与牺牲精神,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

4. 艺术特色:通过象征手法,以宝剑喻示正义与复仇,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鉴赏范文

范文一

《干将莫邪》以简练的笔触刻画了一对铸剑师夫妇的悲剧命运。干将明知赴死仍毅然前往,莫邪忍辱负重抚养遗孤,其子长大后为父报仇,体现了中国古代“孝”与“义”的精神内核。故事中“雌雄双剑”的设定极具象征意义,暗喻阴阳相生、善恶有报的哲理。

范文二

这篇传说最动人之处在于展现了普通人在强权压迫下的反抗精神。干将临行前的嘱托充满悲壮,莫邪的坚韧隐忍令人动容,其子的复仇则完成了对暴政的终极反抗。故事虽短,却塑造了三个鲜明的形象,并通过“剑”这一意象,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

关于《干将莫邪》的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干将(gān jiāng)、莫邪(mò yé)、重身(zhòng shēn)、相之(xiāng zhī)。

2. 文学常识:出自《搜神记》,作者干宝,东晋志怪小说代表作。

3. 知识要点:理解“雌雄双剑”的象征意义;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4. 意象意境:宝剑象征正义与复仇,南山、松树等意象营造出悲壮的氛围。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重身:__________

(2)相之:__________

答案:

(1)怀孕

(2)检查

解析:需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二、主旨理解

题目:《干将莫邪》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主题?

答案:歌颂了工匠的技艺与牺牲精神,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体现了反抗压迫的正义力量。

解析:通过干将一家的遭遇,反映古代社会的阶级矛盾。

三、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案:这句话是干将留给儿子的遗言,暗示了雄剑的藏匿地点,推动了后续复仇情节的发展,同时营造出神秘悲壮的意境。

解析:此句承上启下,是故事转折的关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