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小雪节气诗句精选赏析

小雪节气诗句精选赏析

时间:2025-09-17 12:35:01

小雪节气诗句精选赏析

小雪的薄霜染白庭前台阶,天地便以最轻盈的笔触勾勒出冬的轮廓。古人观物候而感时令,将这一瞬的寒意凝练成诗行。那些飘落的不仅是六出冰花,更是文人墨客对光阴的浅吟低唱。撷取五首小雪题材的经典诗作,可窥见节气如何与诗心共舞。

1、《小雪》

戴叔伦〔唐代〕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戴叔伦此作以简淡笔墨捕捉小雪飘零之态。首句“花雪随风”四字便勾勒出雪花轻盈漫舞的动感,而“不厌看”三字则透露出诗人静观自然的闲适心境。后两句笔锋转至书窗下的愁人,飞雪与寒意形成双重意象叠加——既是真实的物理寒冷,亦是诗人内心孤寂的投射。唐代文人常借节气抒怀,此诗正体现了小雪时节特有的清冷美学,将自然物候与人生况味微妙结合。末句“一片飞来一片寒”更以递进式重复强化了寒意渐深的节气特征。

2、《夜泊荆溪》

陈羽〔唐代〕

小雪已晴芦叶暗,长波乍急鹤声微。

夜沉独宿孤舟里,泪滴空床湿战衣。

此诗展现小雪节气特有的清冷夜景。首句“芦叶暗”三字精妙,既点明时值冬日芦苇枯黄的物候特征,又以色彩变化暗示暮色降临。次句“鹤声微”与“长波急”形成听觉对比,鹤唳的幽远更衬托出江水的湍急。后两句转入羁旅情怀,诗人独宿孤舟的场景,恰与小雪节气天地孤寂的氛围相契合。泪湿战衣的细节,透露出唐代边塞诗人特有的苍凉。全诗将节气物候、自然声响与个人情感熔于一炉,堪称小雪题材中情景交融的典范。

3、《小雪日戏题绝句》

张登〔唐代〕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张登此诗别开生面地描绘了南方小雪节气的特殊景致。首句“甲子徒推”暗含对历法机械推演的质疑,次句“刺梧犹绿”与“槿花然”形成鲜明视觉对照,展现岭南地区冬日仍存生机的独特物候。后两句“融和长养”直指南方气候特点,与北方小雪封冻的景象形成强烈反差。诗人通过对比不同地域的节气特征,折射出唐代对自然认知的地域差异性。全诗以戏谑笔调打破节气书写的传统范式,在轻松诙谐中蕴含深刻的地理观察。

4、《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徐铉〔宋代〕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徐铉此诗将宋代文人雅趣与小雪节气完美结合。开篇“试新炉”“自煮茶”二事,尽显宋人生活美学中的精致考究。中间两联对仗工稳,“篱菊覆水”与“塞鸿连霞”构成俯仰天地的空间感,菊残鸿远的意象群正是小雪物候的典型特征。后四句转入人生感慨,“轻霜鬓上”既实指节气寒霜,又暗喻岁月沧桑。全诗以闲适笔调起,以深沉感慨结,在节气书写中完成了从物候观察到生命沉思的升华,体现宋代哲理诗的特质。

5、《小雪》

陆龟蒙〔唐代〕

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

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惟应欠雉眠。

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

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

陆龟蒙以隐士视角描绘江南小雪风光。首联“寒色未曾偏”道出江南冬日的温和特性,与北方凛冽形成对照。颔联“枫汀”“麦陇”选取水乡典型景观,枫叶凋零与麦苗初长并置,展现节气过渡期的物候特征。颈联“结茅”“行药”反映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尾联邻翁对话则赋予节气以民间视角。全诗将文人雅趣与农事期盼熔铸一体,在平淡叙述中暗含对丰年的期许,体现晚唐隐逸诗特有的生活质感与人文关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