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陈涉世家翻译及原文

陈涉世家翻译及原文

时间:2025-11-24 16:18:02

陈涉世家翻译及原文

《陈涉世家》是司马迁《史记》中的名篇,记述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崛起过程,展现底层民众反抗暴政的历史画卷。本文提供完整原文、白话译文及深度解析,帮助读者理解司马迁的叙事艺术与历史观。

原文

陈涉世家(节选)

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

陈胜是阳城人,表字涉。

吴广是阳夏人,表字叔。

陈胜年轻时曾与人一起被雇佣耕田,一次停下耕作走到田埂上,愤懑许久,说:"如果将来富贵了,彼此不要忘记。"

同伴们笑着回答:"你只是个雇农,哪来的富贵呢?"

陈胜长叹道:"唉!燕子麻雀怎能理解天鹅的志向啊!"

注释

怅恨久之:怅(chàng)恨,失意愤懑。通过动作细节表现陈胜不甘现状的心理。

苟富贵,无相忘:苟(gǒu),如果。早期对话已显露其反抗意识与领袖气质。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鸿鹄(hóng hú),天鹅。用比喻修辞凸显陈胜的远大抱负,成为千古名句。

创作背景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征发贫民戍边引发大泽乡起义。司马迁在汉武帝时期完成《史记》,将农民领袖列入"世家"体例,体现其进步史观。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色:以人物对话展开叙事,"佣耕—怅恨—宣言"三层次递进刻画形象。

2. 语言艺术:"燕雀""鸿鹄"的比喻兼具画面感与象征性,强化人物性格。

3. 思想价值:突破"成王败寇"传统,肯定底层民众改变历史的力量。

鉴赏范文

范文一

司马迁笔下的陈胜形象具有典型双重性。一方面通过"辍耕怅恨"的细节表现其反抗必然性,另一方面"鸿鹄之志"的豪言又暗含悲剧伏笔。这种矛盾塑造使人物脱离脸谱化,在"佣耕者"与"起义者"的身份转换间,展现历史洪流中个体命运的戏剧性。

范文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不仅是陈胜的个人宣言,更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将平民志向纳入史册的文学表达。司马迁刻意保留口语化表述,使两千年前的场景鲜活如初。这种"以微见著"的笔法,让大泽乡起义的历史意义通过人物对话自然呈现,堪称纪传体文学的典范。

考试重点整理

文学常识:《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含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字词注音:辍(chuò)耕,嗟(jiē)乎,鸿鹄(hóng hú)。

意象分析:"鸿鹄"象征远大志向,"佣耕"体现阶级压迫。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辍耕之垄上:__________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__________

答案:

(1)停止耕作

(2)怎么

二、主旨理解

题目:陈胜"怅恨久之"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答案:反映秦朝苛政下农民遭受压迫的普遍困境,为后文起义作铺垫。

三、表现手法

题目:分析"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艺术效果。

答案:通过对比修辞突出人物抱负,语言简练而内涵深刻,成为彰显志向的经典表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