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滕王阁序》原文全文(王勃)带拼音+译文+赏析
《滕王阁序》是初唐诗人王勃的骈文名篇,以滕王阁盛会为背景,铺陈壮丽山河与人生际遇,展现了盛唐气象与少年才情。本文提供原文注音、白话译文、典故解析及艺术鉴赏,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千古绝唱。
原文
《滕王阁序》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全文较长,此处节选开头部分)
译文
豫章是汉代旧郡,洪州乃唐代新设。
星空对应翼、轸二宿,地域连接衡山、庐山。
以三江为衣襟,五湖为束带,控制楚地,接引闽越。
物产精华如天赐珍宝,宝剑光芒直射牛斗星区;
人物俊杰因地气灵秀,徐孺子曾使陈蕃专设坐榻。
注释
【豫章故郡】豫章:今南昌;故郡:汉代建制。
【星分翼轸(zhěn)】翼、轸:二十八宿中南方朱雀七宿的星名。
【徐孺下榻】典出《后汉书》:豫章太守陈蕃专为名士徐稚设榻,去则悬起。
【龙光射牛斗】典出《晋书》:张华见牛斗间有紫气,掘地得宝剑龙泉、太阿。
创作背景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王勃赴交趾探父途经洪州,适逢都督阎公重修滕王阁竣工大宴宾客。时年二十六岁的王勃即席作序,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等句震惊四座,成为文学史上即兴创作的典范。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征:采用六朝骈文体式,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工整与声律协调。
2. 地理铺陈:开篇以星宿分野、山川形胜确立宏大空间格局,暗合唐代疆域意识。
3. 典故密度:全文用典四十余处,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展现深厚学养。
4. 情感脉络:由盛景欢宴转入"兴尽悲来"的生命感慨,体现初唐文人进取与忧患并存的心态。
鉴赏范文
范文一
《滕王阁序》最动人处在于时空交织的壮阔感。王勃以"星分翼轸"的天象开篇,将楼阁置于宇宙坐标系中;又以"落霞孤鹜"的瞬间美景凝固时间。这种宏大与精微的切换,形成强烈的艺术张力。文中"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的慨叹,已超越个人际遇,触及人类永恒的时空之思。
范文二
王勃的用典艺术堪称教科书级示范。写人才辈出,既用"徐孺下榻"的本地典故,又接"龙光射斗"的宝剑传说,虚实相生。典故在此非炫耀学识的工具,而是构建文化记忆的密码。当"钟期既遇"暗喻知音难觅,"阮籍猖狂"自比怀才不遇,历史人物与当下情感产生奇妙共振,这正是骈文"用事不隔"的至高境界。
考试重点整理
1. 文学常识:骈文四六句式特点、初唐四杰称谓、王勃生平代表作。
2. 重点字词:翼轸(zhěn)、瓯(ōu)越、懿(yì)范、骖騑(cān fēi)、睇眄(dì miǎn)。
3. 典故体系:徐孺下榻、龙光射斗、冯唐李广、钟期阮籍等典故的出处与喻义。
4. 名句鉴赏:"落霞孤鹜"句的色彩构图与动态美感,"萍水相逢"的哲学意味。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星分翼轸:__________
(2)睇眄中天:__________
答案:
(1)星空分野对应翼轸二宿
(2)斜视仰望天空
二、主旨理解
题目:"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抒发了仕途困顿、知音难觅的孤独感,以"失路"隐喻人生迷茫,体现初唐文人功业追求与现实挫折的矛盾心理。
三、艺术手法
题目:分析"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视听效果。
答案:以听觉意象"唱晚"延伸至视觉空间"彭蠡之滨",运用通感手法展现暮色中渔歌回荡的悠远意境,形成余韵袅袅的审美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