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言文> 【古文】《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王勃)

【古文】《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王勃)

时间:2025-11-20 16:03:25

【古文】《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王勃)

引导语:王勃《滕王阁序》是唐代骈文巅峰之作,以滕王阁盛宴为背景,铺陈壮丽山河与人生感慨,展现了初唐文人的豪情与哲思。本文包含原文、译文、注释及深度解析,助读者领略其艺术魅力与思想内涵。

原文

《滕王阁序》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译文

豫章是旧时的郡名,洪州是新设的都府。星空分野对应翼轸二宿,地域连接衡山与庐山。

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荆楚之地,连接瓯越之邦。

物产华美如天降珍宝,宝剑光芒直射牛斗星宿;人物杰出因灵气所钟,徐孺子曾让陈蕃专设坐榻。

雄壮的州城如雾般罗列,杰出的人才似星般飞驰。城池处于蛮夷与华夏交界,宾主囊括东南地区的英杰。

注释

翼轸(zhěn):二十八宿中的翼宿与轸宿,对应楚地分野。

徐孺下陈蕃之榻:典出《后汉书》,陈蕃任豫章太守时专为隐士徐稚设榻,礼贤下士。

龙光射牛斗:典出《晋书》,指丰城宝剑剑气上冲斗牛的异象,喻指洪州宝物。

雾列:形容城市繁盛如云雾聚集,暗含动态美感。

创作背景

王勃赴交趾探父途经洪州,适逢都督阎公重修滕王阁设宴。时年二十六岁的王勃即席挥毫,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等句震惊四座。其创作融合了个人仕途失意的郁愤与初唐蓬勃的时代气息。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色:采用“地理—人文—宴饮—抒怀”四层递进,骈散结合,收放自如。

2. 语言艺术:对仗工整而不板滞,“鹤汀凫渚”“桂殿兰宫”等意象组合新颖。

3. 思想内涵:在铺陈盛景后转入“冯唐易老”的慨叹,体现建功立业与人生无常的矛盾。

4. 典故运用:三十余处用典自然贴切,如“孟尝高洁”“阮籍猖狂”深化抒情深度。

鉴赏范文

范文一

《滕王阁序》最动人处在于时空交错的宏大视野。开篇从星野分野到城郭形胜,再到“虹销雨霁”的即时景致,形成由远及近的镜头推移。王勃将地理志的严谨与诗性想象熔于一炉,“层峦耸翠”与“飞阁流丹”的色彩对比,构建出超越现实的瑰丽画卷。这种空间叙事能力,实为唐代山水文学的重要突破。

范文二

文中“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转折堪称神来之笔。当宴饮正酣时,王勃突然插入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使文章具有了双重时间维度——盛宴的当下性与人生的永恒性。这种顿挫手法,与后来杜甫“乐极哀来”的叙事结构一脉相承。其价值不仅在于骈文的形式美,更在于真实呈现了唐代士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精神困境。

考试重点整理

1. 字词读音:瓯越(ōu)、邺水朱华(yè)、睢园绿竹(suī)

2. 文学常识:骈文四六句式、“初唐四杰”文学地位

3. 典故溯源:冯唐易老(《史记》)、李广难封(《汉书》)

4. 意象分析:“落霞孤鹜”的动态构图、“萍水相逢”的隐喻意义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俊采星驰:__________

(2)气凌彭泽之樽:__________

答案:

(1)人才如流星般飞驰

(2)豪气超过陶渊明的酒量

二、主旨理解

题目:“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答案:展现不甘沉沦的进取精神,强调志向不因年老而改变,与后文“穷且益坚”形成呼应。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滕王阁序》与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抒情方式差异。

答案:王勃借个人际遇抒怀,情感跌宕;范仲淹以“先忧后乐”理念统摄全篇,更具理性色彩。二者分别代表唐代骈文与宋代散文的抒情范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