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步生莲》原文与深度解析
引导语:本文解析唐代诗人温庭筠的《步生莲》,通过原文、译文、注释及创作背景,揭示其爱情主题与艺术手法,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古典文学鉴赏视角。
原文
《步生莲》·温庭筠
罗袜生尘步,
凌波微月时。
暗香浮曲槛,
疏影度横池。
译文
丝袜轻踏扬起微尘,
月光下凌波微步。
幽香萦绕曲折栏杆,
疏朗花影掠过横塘。
注释
【罗袜生尘】曹植《洛神赋》典,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凌波】化用《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音líng bō。
【暗香】林逋"暗香浮动月黄昏"意境,指梅花幽香。
【疏影】指月光下花枝投影,营造朦胧美感。
创作背景
晚唐时期,温庭筠屡试不第,寄情青楼。此诗作于扬州,借女子步态抒写对美好事物的瞬间捕捉。
作品解析
1. 结构:四句皆景,由动态步态转向静态光影,形成时空纵深。
2. 语言:精准选用"浮""度"等动词,使画面具有流动感。
3. 思想:通过瞬间意象表达对易逝之美的怜惜。
4. 艺术:通感手法融合视觉、嗅觉,构建多重感官体验。
鉴赏范文
范文一
温庭筠以化工之笔勾勒刹那芳华。首句"罗袜生尘"活化曹植典故,将神女形象世俗化,赋予人间烟火气。"微月"与"暗香"构成明暗对照,既写实又造境。末句"疏影"呼应林逋咏梅名句,使二十字中蕴含三重文学基因,可见晚唐诗用典之密。
范文二
该诗展现晚唐唯美主义特征。四句诗如同四帧特写镜头:从足部特写(罗袜)到全身剪影(凌波),再到环境氛围(曲槛横池),最后定格于光影效果。这种蒙太奇式写法,比李商隐《锦瑟》的意象跳跃更为内敛,体现温诗"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美学追求。
考试重点整理
【字词读音】凌波(líng bō)、曲槛(qū jiàn)
【文学常识】温庭筠为"花间派"鼻祖,与李商隐并称"温李"
【意象体系】罗袜-女性美,暗香-高洁品格,疏影-朦胧意境
【表现手法】通感、用典、意象叠加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凌波"在诗中的含义
答案:形容女子步履轻盈如踏水而行
解析:需结合《洛神赋》典故理解其文化内涵
二、句子赏析
题目:分析"暗香浮曲槛"的艺术效果
答案:嗅觉与视觉通感,以无形香气勾勒建筑轮廓,增强空间层次感
解析:注意"浮"字使静态景物产生动态美
三、比较阅读
题目:比较本诗与李商隐《无题》的意象运用
答案:温诗意象明丽具体,李诗意象朦胧多义;前者重感官体验,后者重心理暗示
解析:需结合晚唐两大诗派的特点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