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言文> 【古文】《寒窑赋》原文全文(吕蒙正)

【古文】《寒窑赋》原文全文(吕蒙正)

时间:2025-11-20 16:03:31

【古文】《寒窑赋》原文全文(吕蒙正)

《寒窑赋》是北宋名相吕蒙正的一篇劝世奇文,以骈散结合的笔法揭示命运无常与人生际遇的辩证关系,展现了古代士人对天时、地利、人和的深刻思考。

原文

《寒窑赋》

吕蒙正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

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全文内容按实际补充)

译文

天上有难以预测的风云变幻,人间有突如其来的灾祸与福分。

蜈蚣虽有百只脚,却跑不过没有脚的蛇;公鸡虽有双翅,但飞不过普通的乌鸦。

骏马能驰骋千里,无人驾驭便不能到达;人有凌云壮志,若没有时运也难以实现。

注释

【不测风云】比喻突如其来的变故。"测"读cè,意为预料。

【蜈蚣百足】典出《淮南子》,以生物特性喻才能与际遇的错位。

【雄鸡两翼】对比修辞,强调先天条件与实际能力的反差。

【非运不能自通】"运"指时运机遇,体现作者对客观条件的重视。

创作背景

吕蒙正少年时与母亲被逐出家门,栖身寒窑苦读,后三度为相。此赋作于其显达后,既含对贫寒岁月的反思,亦含对命运流转的哲学观照。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征:采用"天-地-人"三才框架,先论自然规律,再推及人事。

2. 语言艺术:善用动物喻人,如"蜈蚣""雄鸡"等意象鲜活生动。

3. 思想内核:提出"时""运""势"三位一体的处世观,超越简单宿命论。

4. 情感张力:寒士的困顿与宰相的通达形成强烈对照。

鉴赏范文

范文一

《寒窑赋》最动人处在于其双重叙事视角。开篇"天有不测风云"的宏大命题下,隐藏着作者蜷缩寒窑时的迷茫目光;而"人有冲天之志"的豪语中,又矗立着位极人臣的宰相身影。这种时空交错的叙事,使文章既有蝼蚁望天的卑微感,又有俯察人寰的透彻性。

范文二

吕蒙正将儒家"尽人事"与道家"知天命"熔于一炉。文中"马有千里之程"强调主观能动,"非运不能自通"又承认客观限制。这种辩证思维使其区别于同类劝世文,既非盲目乐观,亦非消极认命,而是构建出动态平衡的人生智慧。

考试重点整理

【字词读音】蜈蚣(wú gōng) 纶巾(guān jīn) 通塞(sè)

【文学常识】北宋骈赋的代表作,反映寒门士子的典型心态

【意象分析】"寒窑"既是实指居所,更象征困厄境遇

【思想主旨】探讨个人努力与时代机遇的辩证关系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人有旦夕祸福"中"旦夕"的含义

答案:早晨和晚上,比喻短时间内发生的变故

二、主旨理解

题目:分析"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的深层含义

答案:强调人才需要伯乐识用,暗含对科举制度的思考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寒窑赋》与《命运论》对"时运"态度的异同

答案:二者都承认时运作用,但吕蒙正更强调人在逆境中的主观能动性

四、拓展运用

题目:结合《寒窑赋》思想,谈谈当代青年如何面对挫折

答案示例:既要培养"千里马"的素质,也要学会在"寒窑"中积蓄力量,辩证看待个人发展与时代机遇的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