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短歌行》原文与赏析
引导语:曹操《短歌行》以慷慨悲凉之笔,抒发了对人生短暂、功业未成的忧思,展现了建安文学"志深笔长"的典型风格。本文将提供原文、译文、创作背景及多层次鉴赏,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四言诗的艺术魅力与思想内涵。
原文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
面对美酒应当高歌,人生岁月能有几何?
就像清晨的露水,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
歌声慷慨激昂,心中忧思难以忘怀。
用什么来排解忧愁?只有那美酒杜康。
穿着青色衣领的学子,令我长久思慕。
只为你们的缘故,我至今沉吟思索。
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
我有尊贵的宾客,奏瑟吹笙相邀。
明亮如月的贤才,何时才能摘取?
忧愁从心底涌出,连绵不断无可断绝。
穿越田间小路,屈驾前来探望。
久别重逢长谈,心中感念旧日情谊。
月光明亮星星稀疏,乌鸦向南飞去。
绕着树木盘旋三周,哪根树枝可以依托?
山不嫌自己高峻,海不嫌自己深邃。
我要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使天下人心归附。
注释
"杜康":传说中最早造酒的人,此处代指美酒。
"青青子衿":出自《诗经·郑风》,青衿是周代学子的服装,喻指贤才。
"呦呦鹿鸣"四句:化用《诗经·小雅》成句,表达招纳贤才的诚意。
"契阔":聚散离合之意。"讌"同"宴"。
"周公吐哺":典出《史记》,周公吃饭时多次吐出食物接待贤士,体现求贤若渴。
创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平定北方后,在赤壁之战前所作。时年五十四岁的曹操面对统一大业未竟、人才匮乏的局面,借酒抒怀,表达对时光易逝的慨叹和招纳贤才的迫切心情。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征:四言为主间杂五言,前八句写人生忧思,中十六句抒求贤之志,末四句明政治抱负,形成"忧思-求贤-明志"三层递进。
2. 艺术手法:多处化用《诗经》典故而不露痕迹,比喻(朝露、明月)、起兴(鹿鸣)等手法运用娴熟。
3. 情感表达:表面消极感叹人生短暂,实则积极进取,将个人生命忧思升华为建功立业的壮志。
4. 语言特色:既有建安风骨的刚健质朴,又兼具文人诗的含蓄典雅,形成"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
鉴赏范文
范文一
《短歌行》最动人处在于将生命意识与政治抱负熔铸一体。开篇"对酒当歌"的放达与"去日苦多"的焦虑形成张力,这种矛盾心理正是建安文人面对乱世的典型心态。曹操的高明在于将个人忧思转化为"天下归心"的政治宣言,使诗歌超越了一般宴饮之作的格局。诗中连续用典却自然如口语,如"青青子衿""呦呦鹿鸣"等句,既显示其深厚的经学修养,又巧妙传达出招贤纳士的诚意。
范文二
诗中"月明星稀"四句堪称神来之笔。以"乌鹊南飞"的意象暗喻贤才漂泊无依,既是写实之景,又含象征之意。这种比兴手法较之《诗经》更为含蓄深沉。清代沈德潜评此诗"沉雄俊爽,时露霸气",正指出其区别于普通文人诗的独特气质。结尾"周公吐哺"的典故运用尤为精当,既表明政治理想,又暗示自己兼具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这种自我期许在文学史上实属罕见。
关于《短歌行》的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掇(duō,摘取)、契阔(qì kuò,聚散)、讌(yàn,同"宴")、哺(bǔ,口中食物)
2. 文学常识:建安文学代表作品,"三曹"文学地位,四言诗的流变
3. 艺术特色:用典手法、比兴运用、慷慨悲凉的风格特征
4. 思想内涵:生命意识与政治抱负的结合,曹操的人才观
5. 意象分析:"朝露"喻生命短暂,"乌鹊"比贤才漂泊,"明月"象征理想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去日苦多:__________
(2)枉用相存:__________
答案:
(1)逝去的时光
(2)屈驾问候
解析: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古诗特殊用法。
二、主旨理解
问:"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答:以山海为喻,表明自己广纳贤才的胸怀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解析:比喻手法体现政治家的气度,与"周公吐哺"形成呼应。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短歌行》与《龟虽寿》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答案:相同处都表现曹操积极进取的精神;不同在于《短歌行》侧重求贤之忧,《龟虽寿》着重生命价值的思考。
解析:两诗皆作于晚年,但创作背景不同导致情感侧重差异。
四、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艺术效果。
答:以简练的写景营造苍茫意境,乌鹊意象既写实又象征贤才漂泊,画面感与哲理意味交融。
解析:注意意象的虚实双重性及其在结构中的转折作用。
五、拓展运用
题目:如何理解"周公吐哺"典故在现代人才管理中的启示?
答案示例:领导者应当礼贤下士,以真诚态度吸引人才;建立开放包容的人才机制,使各类人才各得其所。
解析:古典智慧需结合现代语境进行创造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