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梦大全》原版原文及赏析
《周公解梦》是中国古代流传最广的梦书之一,托名西周政治家周公旦所著,实则成书于唐宋时期。本文通过原文、译文及多维度解析,揭示其文化内涵与占卜逻辑。
原文
《周公解梦·卷一》
(托名)周公 撰
梦见龙蛇入门,主得贵子;
梦见虎狼当道,须防小人。
星坠庭前应科第,
火焚屋宇慎灾殃。
译文
若梦见龙蛇进入家门,预示将生下显贵的子女;
若梦见虎狼挡路,则需提防奸邪之人。
星辰坠落庭院对应科举及第,
房屋遭火焚烧则要警惕祸患。
注释
龙蛇:古代象征权贵的祥瑞,读音lóng shé
虎狼:比喻凶险小人,读音hǔ láng
科第:科举考试登第,典出《新唐书·选举志》
星坠:古人认为陨星与人事吉凶相关,典出《左传·僖公十六年》
创作背景
唐代占梦术盛行,敦煌遗书P.3908《新集周公解梦书》为现存最早版本。宋代市民文化兴起,解梦内容逐渐融入婚嫁、科举等世俗生活预言。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征:采用"梦见-应验"的二元对应句式,每联独立成谶
2. 语言特色:善用动物意象隐喻,龙蛇虎狼构成吉凶对照
3. 思想内涵:反映古人"天人感应"的宇宙观与趋吉避凶的心理诉求
4. 艺术手法:通过夸张联想建立梦境与现实的神秘关联
鉴赏范文
范文一
《周公解梦》的象征系统极具研究价值。龙蛇作为水族代表,在五行学说中属阴,却与生育贵子的阳性预言形成矛盾统一。这种看似悖论的解梦逻辑,实则暗合《周易》"负阴抱阳"的哲学思想。占梦者通过物象的阴阳转换,构建起超越表象的预言体系。
范文二
解梦书中"星坠应科第"的记载,折射出唐宋科举制度对社会心理的深刻影响。将天体现象与仕途命运强行关联,既暴露古人认知局限,也反映寒门士子改变命运的迫切愿望。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心理投射,使占梦术得以在民间持续传播。
考试重点整理
1. 字词读音:谶(chèn)语、占(zhān)梦、灾殃(zāi yāng)
2. 文学常识:敦煌遗书中的解梦文献、占梦术与谶纬学的关系
3. 意象分析:龙蛇/虎狼的二元对立象征体系
4. 文化内涵:梦占活动反映的世俗心理与伦理观念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当道:__________
(2)应:__________
答案:
(1)阻挡道路
(2)对应预示
二、主旨理解
题目:"火焚屋宇慎灾殃"体现了怎样的占卜逻辑?
答案:采用相似联想原则,将梦中火灾与现实灾祸建立象征关联,反映"象类相感"的传统占卜思维。
三、比较鉴赏
题目:《周公解梦》与《黄帝内经》的"梦诊"理论有何本质区别?
答案:前者侧重人事吉凶的外向占卜,后者关注身体状况的内向诊断;前者具神秘主义色彩,后者体现朴素唯物主义。
四、拓展运用
题目:如何用现代心理学解释"梦见虎狼当道"的占梦现象?
答案示例:根据弗洛伊德理论,猛兽意象可能源于潜意识中的焦虑情绪,反映梦者对现实压力的心理防御机制,而非真正的灾祸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