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中香》金银花原文及赏析
引导语:本文围绕唐代诗人温庭筠的经典词作《帐中香·金银花》展开,涵盖原文、译文、注释、创作背景及艺术解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其婉约风格与闺怨主题。
原文
《帐中香·金银花》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译文
屏风上的山峦重叠金光闪烁,鬓发如云掠过雪白的脸颊。
慵懒起身描画蛾眉,慢吞吞梳洗打扮。
对镜簪花前后照看,鲜花与容颜交相辉映。
新绣的罗襦上,是一对金色的鹧鸪鸟。
注释
1. 小山:指屏风上的山水画,一说为女子发髻。
2. 金明灭:日光在屏风上闪烁不定。
3. 鬓云:形容鬓发如云朵般蓬松。
4. 香腮雪:女子白皙的面颊。
5. 蛾眉:细长弯曲的眉毛,典出《诗经·卫风·硕人》。
6. 双双金鹧鸪:鹧鸪成双,反衬女子孤独。
创作背景
温庭筠生活于晚唐,仕途失意,长期混迹青楼,擅长描写闺阁情思。此词属其代表作《菩萨蛮》系列,以工笔刻画女子晨起梳妆的细节,暗含孤寂之情。
作品解析
1. 结构:上阕写慵懒晨起,下阕聚焦妆成后的细节,以“双双”反结,暗点主题。
2. 语言:善用意象叠加(如“鬓云”“香腮雪”),色彩明丽,富有画面感。
3. 思想:通过闺怨题材,反映唐代女性被禁锢的情感世界。
4. 艺术特色:典型的花间派风格,含蓄委婉,以物喻情。
鉴赏范文
范文一:
温庭筠以“小山重叠”开篇,将屏风与发髻的意象模糊化,营造朦胧美感。全词未直言愁绪,却通过“懒起”“迟”等动作,暗示女子内心的空虚。末句“双双金鹧鸪”尤为精妙,以成双的鸟儿刺痛独处者的心,含蓄深沉。
范文二:
词中“照花前后镜”一句,堪称唐代闺怨词的名场面。女子对镜反复端详,表面写其爱美,实则揭示她对青春易逝的焦虑。温庭筠摒弃直抒胸臆,借梳妆流程的铺陈,完成从外在描摹到心理刻画的递进,体现花间派“浓而不腻”的笔力。
关于《帐中香》的考试重点整理
1. 字词读音:鬓(bìn)、襦(rú)、鹧鸪(zhè gū)。
2. 文学常识:温庭筠为“花间派”鼻祖,与韦庄并称“温韦”。
3. 意象分析:金银花象征孤芳自赏,鹧鸪暗示离愁。
4. 艺术手法:白描、反衬、意象并置。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懒起画蛾眉”中“蛾眉”的含义。
答案:细长弯曲的眉毛,典出《诗经》,代指女子美貌。
二、主旨理解
题目:分析“双双金鹧鸪”的抒情作用。
答案:以成双的鸟儿反衬女子形单影只,强化闺怨主题。
三、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描写特色。
答案:通过镜像叠加的视角,展现女子对容颜的珍视,隐含年华易逝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