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王勃《滕王阁序》原文及赏析

王勃《滕王阁序》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5-08-28 18:30:01

王勃《滕王阁序》原文及赏析

《滕王阁序》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骈文名篇,以滕王阁盛宴为背景,抒写人生际遇与宇宙哲思,展现了唐代士人的精神气象与文学才华。

原文

滕王阁序

唐·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此处省略部分原文)

译文

豫章是汉代的旧郡,洪州是唐代的新府。星空对应翼、轸二宿,地域连接衡山与庐山。

以三江为衣襟,五湖为衣带,控制楚地,连接闽越。

物产华美如天赐珍宝,宝剑光芒直射牛斗星域;人物杰出因山川灵秀,徐孺子曾使陈蕃为他放下卧榻。

注释

星分翼轸(zhěn):翼、轸为二十八宿中的星宿,古人以星宿划分地域。

徐孺下陈蕃之榻:东汉名士徐稚(字孺子)来访时,豫章太守陈蕃专为他设榻,走后即悬起,典出《后汉书》。

龙光射牛斗:相传晋代张华见牛斗星间有紫气,掘地得宝剑龙泉、太阿,喻指洪州宝物不凡。

创作背景

王勃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途经洪州,适逢滕王阁重修竣工,都督阎公设宴邀宾。王勃即席作序,时年二十六岁。文中“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等句,暗含其因擅杀官奴被贬的失意。

作品解析

1. 结构:以地理起笔,转入宴会盛况,再抒怀才不遇之慨,终以自勉作结,层次分明。

2. 语言:骈散结合,对仗工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句成为千古绝唱。

3. 思想:既有“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进取精神,亦含“君子见机,达人知命”的豁达。

鉴赏范文

范文一:时空交织的壮美画卷

《滕王阁序》以宏阔的时空意识构建艺术境界。开篇从星宿分野、地理形胜落笔,将滕王阁置于宇宙格局中。文中“层峦耸翠,上出重霄”的仰视视角,与“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俯察之态,形成空间张力。而“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的喟叹,则将个人命运与永恒时空对照,彰显初唐文人吞吐天地的气魄。

范文二:骈俪文风的巅峰之作

王勃突破六朝骈文浮华窠臼,赋予骈体以深沉情感。“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以工对写漂泊,“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用典抒不遇,皆情辞相生。尤其“落霞”一联,以动态意象打破骈文板滞,色彩明丽如丹青,后人评价“虽骈而非骈,乃散行之气寓于骈偶之中”。

关于《滕王阁序》的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翼轸(zhěn)、瓯(ōu)越、舛(chuǎn)错、睢(suī)园。

2. 文学常识:“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骈文要求对仗、用典、声律。

3. 意象意境:“落霞孤鹜”象征高洁孤独,“秋水长天”体现澄明境界。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控蛮荆而引瓯越:__________

(2)命途多舛:__________

答案:

(1)连接 (2)不顺

二、主旨理解

题目:简析“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体现的精神。

答案:表现作者虽处逆境仍坚守志向的昂扬精神,反映了初唐士人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

三、比较鉴赏

题目:对比《滕王阁序》与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抒情方式。

答案:王勃借宴会抒个人怀才不遇,范仲淹则借景物阐发“先忧后乐”的政治理想,前者偏重个体情感,后者侧重家国情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