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高适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唐诗赏析

《高适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唐诗赏析

时间:2025-09-07 10:15:01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唐诗赏析

本文解析盛唐边塞诗人高适的送别诗,通过原文、译文、创作背景及艺术鉴赏,展现诗人对友人遭贬的复杂情感与雄浑诗风。

原文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译文

叹息此次分别心境如何?勒马停步举杯询问贬所。

巫峡猿啼催落数行清泪,衡阳归雁可捎几封家书。

青枫江面秋日孤帆渐远,白帝城外古树枝叶萧疏。

圣明时代恩泽广布天下,暂且分离不必过分踌躇。

注释

【驻马衔杯】勒马停驻举酒饯别,细节描写凸显深情。

【巫峡啼猿】化用《水经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暗喻贬途艰辛。

【衡阳归雁】衡山回雁峰典故,喻书信难通,语带双关。

【青枫江】长沙景致,与后文"白帝城"形成空间对仗。

【雨露】喻帝王恩泽,委婉表达对朝廷的期待。

创作背景

天宝六载(747年)高适任封丘尉时作。时李、王二人因权相李林甫排挤遭贬,诗人将赴边塞,诗中既含对友人的慰藉,亦暗藏自身不平之气。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征:首联设问定调,中二联时空交错写贬所景象,尾联转折劝慰,章法严谨。

2. 艺术手法:"巫峡""衡阳"等地理意象群构建宏阔空间,猿啼雁归等听觉视觉交织。

3. 情感表达:表面劝慰从容,实则"数行泪""古木疏"等语暗含愤懑,体现盛唐贬谪诗特质。

4. 语言风格:对仗工稳而不板滞,"青枫""白帝"设色清冷,契合贬谪主题。

鉴赏范文

范文一:时空交织的贬谪图卷

此诗最显著特色在于空间建构。诗人将巫峡猿啼、衡阳雁阵、青枫江帆、白帝城木四个意象分属两位友人贬所,通过"啼猿数行泪"与"归雁几封书"的细节对应,形成严密的镜像结构。这种时空蒙太奇手法,既扩展了诗歌容量,又使相隔千里的贬谪者产生精神共鸣。尾联"雨露"之喻看似颂圣,实则以反讽笔法揭示开元盛世下的政治阴影。

范文二:雄浑中的温情笔致

作为边塞诗代表,高适在此诗中展现了刚柔相济的笔力。首联"驻马衔杯"的豪放动作,与中二联"啼猿""归雁"的凄清意象形成张力。尤其"青枫江上秋帆远"句,以疏朗笔触勾勒孤帆远影,既写实景又喻前途,较之王勃"秋水共长天一色"更具沧桑感。诗人将对个体命运的关切,融入盛唐特有的壮阔气象中,实现了送别诗的情感升华。

考试重点整理

1. 关键字词:谪居(zhé jū,贬官住所)、踌躇(chóu chú,犹豫)、青枫(秋季变红的枫树)。

2. 文学常识:此诗属七言律诗,押鱼韵;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

3. 艺术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相生、用典(巫峡猿啼典出《水经注》)。

4. 意象分析:猿啼象征悲苦,归雁喻指音信,秋帆暗示漂泊,古木隐喻孤寂。

5. 思想情感:表面劝慰友人,深层反映知识分子在开天盛世中的政治困境。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谪居:__________

(2)雨露:__________

答案:

(1)贬官的住所

(2)比喻皇帝恩泽

二、主旨理解

题目:"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通过猿啼催泪、归雁传书的意象,既写贬途艰辛又抒音讯难通之悲,暗含对友人的深切牵挂。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情感差异。

答案:王诗"海内存知己"显旷达,高诗"数行泪""古木疏"藏悲愤,反映盛唐前后期文人心态变化。

四、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的艺术效果。

答案:以"青枫""白帝"形成色彩对照,"秋帆远"与"古木疏"构成动静相生,空间跳跃中见浑成气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