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什么意思全诗出处赏析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什么意思全诗出处赏析

时间:2025-09-15 11:00:03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全诗出处赏析

引导语:本文解析李白《将进酒》中传世名句的深层意蕴,揭示盛唐诗人豪放洒脱的生命态度,包含原文、译文、创作背景及多角度鉴赏。

原文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译文

你可见黄河水从天上倾泻而来,汹涌奔向大海永不回还。

你可见厅堂明镜中骤生的白发,清晨还如青丝傍晚已雪白。

人生畅快时定要纵情欢乐,别让金杯空对皎洁月光。

上天造就我栋梁之材,纵使千金耗尽还会重来。

注释

"高堂":厅堂。唐人常用"明镜"喻时光流逝,如"明镜悲白发"。

"青丝":黑发,喻青春。"雪":白发,喻衰老。两句形成昼夜倏忽的强烈对比。

"金樽":黄金酒杯,象征富贵享乐。"空对月"暗含孤独失意。

"千金散尽":典出《史记·货殖列传》,展现诗人对金钱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政治理想破灭后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登高饮宴时所作。此时诗人44岁,处于仕途失意与创作高峰的矛盾期。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征:开篇两组"君不见"排比,以黄河奔涌、白发骤生起兴,形成排山倒海之势。

2. 语言艺术:"朝""暮"的时间夸张,"青丝""雪"的色彩对比,体现李白特有的夸张修辞。

3. 思想内核:表面宣扬及时行乐,深层是对生命短暂的焦虑和对自我价值的强烈肯定。

鉴赏范文

范文一

李白将人生短暂的自然规律转化为诗意狂欢。"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奇意象与"高堂明镜悲白发"的细腻感触形成双重映照,这种大开大合的笔法正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体现。金樽对月的画面既具富贵气息,又暗含无人共饮的寂寞,豪放语势下潜藏着深刻的生命孤独感。

范文二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整首诗的灵魂呐喊。在政治失意的背景下,诗人以酒神精神对抗现实困境。千金散尽的典故运用,既显示对物质财富的蔑视,又暗含对自身才华的绝对自信。这种强烈的自我肯定,突破了传统士人怀才不遇的哀怨模式,展现出独特的李白式人格魅力。

关于《将进酒》的考试重点整理

重点字词:樽(zūn)、朝(zhāo)、暮(mù)、还(huán)

文学常识:乐府旧题、盛唐浪漫主义代表作

意象体系:黄河(永恒)、明镜(时光)、青丝雪(生命短暂)

艺术手法:夸张、对比、用典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高堂明镜悲白发"中"悲"字的含义

答案:拟人手法,明镜映照白发引发人生迟暮的悲慨

二、主旨理解

题目:分析"人生得意须尽欢"体现的人生态度

答案:表面主张及时行乐,实则表达对生命价值的珍视和现实困境的超越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李白与杜甫饮酒诗的情感差异

答案:李白饮酒展现个体生命的张扬,杜甫饮酒多含家国忧思

四、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艺术表现

答案:用肯定句式直抒胸臆,"必"字强化自信,突破传统怀才不遇的抒情模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