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翻译及赏析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5-09-03 14:45:01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翻译及赏析

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以风雨夜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与爱国情怀。本文将从原文、译文、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等方面全面解析这首诗,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其思想内涵与文学价值。

原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

僵直地躺在孤寂的村庄里并不自哀自怜,

心中仍想着为国家戍守边疆。

夜深人静躺着听那风吹雨打的声音,

梦中浮现出铁骑踏过冰河的景象。

注释

僵卧:身体僵硬地躺着,形容年老体衰。

轮台:汉代西域地名,此处代指边疆。

夜阑:夜深。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冰河:结冰的河流,象征北方的战场。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陆游时年68岁,闲居山阴。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北方大片国土沦陷。诗人虽年老多病,仍心系国家安危,在风雨之夜写下这首充满爱国激情的诗作。

作品解析

1. 结构上采用起承转合的传统手法,前两句直抒胸臆,后两句借景抒情。

2. 语言凝练有力,"僵卧"与"尚思"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诗人坚韧品格。

3. 思想内涵深刻,展现了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4. 艺术特色鲜明,通过风雨夜的听觉感受,自然过渡到梦境中的战争场面。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这首诗以"风雨大作"为背景,通过"僵卧"与"尚思"的强烈对比,塑造了一个虽老病缠身却心系国家的爱国诗人形象。后两句运用通感手法,将现实中的风雨声与梦境中的战场声融为一体,虚实相生,意境深远。全诗语言质朴而情感浓烈,充分展现了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崇高精神境界。

范文二

陆游此诗最动人处在于其情感的真实与强烈。"不自哀"三字掷地有声,表明诗人不以个人得失为念。"铁马冰河"的梦境描写,既是对现实风雨的艺术化处理,更是诗人内心激荡的外化表现。这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创作态度,使这首诗超越了时空限制,成为爱国诗歌的典范之作。

关于《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僵卧、轮台、夜阑、铁马、冰河

2. 文学常识:陆游生平、南宋爱国诗人、作品风格

3. 艺术手法:对比、虚实结合、借景抒情

4. 意象意境:风雨象征动荡时局,铁马冰河象征战场

5. 思想情感:爱国情怀、壮志难酬的悲愤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僵卧:__________

(2)轮台:__________

答案:

(1)身体僵硬地躺着

(2)代指边疆

二、主旨理解

问:"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表现了诗人虽年老体衰仍心系国家安危,梦中都不忘收复失地的强烈爱国情怀。

三、艺术手法

问:分析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答:诗中"僵卧"与"尚思"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身处困境仍不忘报国的崇高精神境界。

四、句子赏析

问:赏析"铁马冰河入梦来"一句的艺术效果。

答:此句将现实中的风雨声幻化为梦境中的战场声,虚实相生,意境深远,生动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报国之志。

五、拓展运用

问:结合陆游其他作品,谈谈其爱国情怀的表现。

答:陆游的爱国诗作如《示儿》《书愤》等,都表现出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这与南宋特殊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相关文章: